心理学家谈舒服的关系之包容:格局、智慧、容量

作者:王金现心理咨询师 2017-12-21阅读:1571次

王金现

心理学家谈舒服的关系之包容:格局、智慧、容量

包容的格局

有人说,好的关系,贵在不计较。在芝麻小事上,琐碎小事上,没价值的烂事上,要懂得不计较,懂得相互包容。

这其实是说,做人需要一种格局。

那次我开车途中遇红绿灯减速慢行,一辆出租车从旁边变道挤过来,把我白色车的右前方擦刮出一道伤痕。无赖的司机还说自己是正常变道。我恨不得直接搧上去他两个耳光。

当时虽然愤怒,我却没有发作。后来去洗车,师傅说抛光就行了,只需要二十来块钱。我想,二十块钱,也真搁不住跟那样的一个司机计较。

很多时候,我们不和烂事上计较,不跟渣人计较,是庄严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我们知道,那些事情是没有价值的。

跟那个烂司机计较,当时,如果真的动起手来,要浪费我多少时间?要让我心情变得多么糟糕?

不计较,其实是真计较。我们计较的是经济上有没有价值?时间上有没有价值?精力上是不是有价值?因为任何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付出成本的。

计较多大的事情,就说明你的价值有多大。

和什么样的人计较,就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包容和不计较,一是避免把自己的情绪搞得很糟糕;也避免激化对方更加恶劣的心境。二是减少自己在无益的事情上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成本。这样我们要以把时间投入到更有益的事情上去。

所以,大格局就会在小事上计较来计较去的。更不会在琐事烂事上计较了。那么,我们在人格上,就会显得有格局。

心理学家谈舒服的关系之包容:格局、智慧、容量

包容的智慧

在佛教中,也有一种叫做“忍辱”的智慧。很多人会认为,忍辱会显得自己窝囊。

而其实,这是没有搞懂真正的自己到底是谁。

比如说,你在多大的价值的事情上消耗自己?那么有没有去审视自己的价值呢?

比如说,你会被什么样的事情搞得自己心情沮丧?那么有没有想过自己是怎么被扰动的呢?

我们经常会被一些人,一些事搞得自己闷闷不乐,搞得自己痛苦不堪。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别人不好,是外界的事情搞得我们很糟糕。而其实,向内观察,省视我们的内心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是我们的“心在动”。

简单地举个例子。去银行开帐户。那位小姐很不耐烦的叫了声“不办理”,就转身做别的事情去了。

气愤?恼火?是的。那么,情绪反应来了,我们有没有发现?

这是什么服务态度嘛!我们会这样说。对,我们认为对方做的不好,我们希望对方能够热情服务。

——发现了吗?当外部发生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瞬间产生了大量的活动。这些内心的活动促使我们说一些话,做一些事。

那么,心若不动,岂奈我何?

所谓的“忍辱”,是保持内在的心“如如不动”。

不办理,就不办理好了。我的内心如如不动。不恼,不急,不怒。该办理的时候,她自然会为我办理的。

这需要怎样的智慧,才能做理到呢。

心理学家谈舒服的关系之包容:格局、智慧、容量

包容的容量

有句话说:“我容你好久了”。

什么意思?我容不下你了,我要暴发了,你需要小心点啦。

是的,作为现实中的普通人,我们不必把自己当作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雅量,何必为难自己。

一位女士哭诉道,她的老公每天下班回家就是缩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手机。对孩子的作业不管也不问,对家务活更是不管也不问。

我想他工作一天可能很,辛苦吧,所以一直包容他。可是,受不了这样冷漠自私的家庭氛围。包容他好久了,再也包容不了了。

事实上,一味的包容,并不是办法。一件事包容,两件事包容,三件事包容,而每一件事都在内心留下不舒服的感觉,日积月累,内心的负面情绪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堪重负,终将暴发。

所以,舒服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个量,一个度。适度的包容是舒服的,过度过量就适得其反了。那么,怎么办呢?如何掌握一定的量和度呢?

敬请期待下篇:《心理学家谈舒服关系之界限:距离、拒绝、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