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逃避困难,可能是因为“习得性无助”!

作者:梯优特教育 2017-12-23阅读:572次

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他把小狗分为三组,放在一个可以导电的箱子里,第一组的狗只要用鼻子去推墙上的一块板子就可以停止电击;第二组的狗和第一组的狗同时承受一模一样的电击但是没有板子可以推,无论他做任何行为都不能停止电击;第三组的狗是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电击。

第二天,当塞利格曼把三组的狗放到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实验箱,这个箱子中间有一个很低的档板,狗可以轻易跳过档板到没有电击的另一边。

实验开始,第一组和第三组狗都在几秒内疚学会跳过档板逃避电击,只有第二组的狗,尽管它看得到另一边,从头到尾却只是躺在原地,默默接受电击。

为什么孩子逃避困难,可能是因为“习得性无助”!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人一样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尤其是小孩。普遍来说,小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如果孩子重复失败或者被惩罚,就会产生无助感。这种无助感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等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况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自信心受损,甚至破罐子破摔,不去付诸努力。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无论怎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渐渐地,他们开始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因而主动地放弃努力,举起白旗。其实无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那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避免习得性无助呢?

首先,孩子天生会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们不拘泥于平常,或许会把太阳画成绿色的,方的画成圆的,这些都是他们天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这个时候父母的一些“指导”,“太阳不该是这样子的颜色”、“这个东西是圆的,怎么可能是方的”会让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及其兴趣一点点地被消磨掉。长此以往,孩子会做事情的时候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智能去完成某一学习行为的自信程度很低。遇事恐慌、逃避,不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做到的事情也无法正常发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记得小学时,我妈让我去扫地,总是嫌弃我扫得不干净,然后自己再去扫一遍,这样的事情多了之后,我再也没有扫过地,当时我的内心想法是反正我扫得不好,我就是扫不好地,扫了也会被骂,不如不扫。其实,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内心已经很失落挫败了,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多加开导,而不是指责。过多的指责无异于在孩子伤口上撒盐,不仅不能让孩子重塑信心,反而会让孩子更失落,对自己不自信。爱指责的父母,塑造不出自信的孩子。

其次,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评价,当失败出现的时候,通过回忆孩子曾经取得的成绩,让孩子明白失败并非自己智力有差,引导孩子把失败原因归于可改变因素。从身边小的、易做成的小事开始,让孩子尝试胜利和成功的滋味,同时给孩子一些奖励和鼓励。成功最能唤醒孩子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比如孩子成绩在班里偏下,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小目标,下次自己多考多少分,不去和别的学生比,而是和之前的自己比。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10封信》中提到,“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的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近。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在他们身内出现。”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认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

所以,父母要锻炼孩子的逆商。教会孩子认清生活中的挫折,让孩子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避免让孩子陷入绝望无助,

许多时候,我们无法控制事情的结果,但是我们在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努力,不轻言放弃。

人生一世,很难不遇挫折,但切不可陷入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只有跨过“习得性无助”的误区,找回自我,积极面对,才能赢来人生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