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世界不够丰富 怎么可能做好时间管理

作者:时间管理司马腾 2017-07-02阅读:3612次

早睡早起197

时间管理第79篇文章

1

今天看了《奇特的一生》十二至十三章的内容,柳比歇夫写了很多文学著作,在不是自己专业领域内取得了非凡成就。

“万宝之争”让王石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他登山游学,也担任各种社会职务,包括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会长、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壹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等等。

专注赛艇,2000年在西藏青朴创造飞滑翔伞攀高6100米的中国纪录;2003年起两次成功登顶珠峰,保持中国登顶珠峰最年长者的纪录;2005年完成攀登世界上七座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的“7+2”极限挑战。

王石辉煌的运动史让人叹为观止。

2

“体育和运动让他遇见了最好的自己”,之前李彦宏也参加了“贝尔”的冒险节目。

很多人误认为是为了“莆田事件”而做的一次“公关行为”,其实到了他们这种层次,跨领域挑战自我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追求”

我们的阅历和沉淀不够,自然不能够理解常年坚持“素食主义者”的人心境和心态,总是会站在自己的认知思维中去看待。

当我们的精神世界不够丰盈,就很容易空虚和无知,会竭尽全力找“附属品”和“满足感”来标榜自己。

在意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会为了一张图“呕心沥血”不予余力的修图,改图,可最终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像精神鸦片一样,片刻的愉悦后又是周而复始浪费大量的“时间”

3

小的时候我一直搞不懂大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以买好多零食的钱,可是为什么他们就是不去买零食来吃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发现大人之所以不去买零食吃,是因为“关注点”和“视野”的不同。

工作后和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不是感情和距离问题,是因为我们接触的面和环境发生了变化,个人的思想和思维明显的不同。

你可能安于现状,但是别人却想着怎么努力改变和成长,久而久之自然没有共同话题,更不可能有情感的升级和互通。

4

我和妹妹小的时候感情很好,但是随着各自成家,沟通的深度和频率也越来越少,最多就是闲聊下,我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她不关心经济和事实,可能连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都不知道是谁,我也不曾去过她旅游过的地方。

我们的关注点和兴趣截然不同,自然不会有太多可聊的内差。认知上的巨大差异会产生行为上的差异,这也是很多人对“时间管理”存在不同看法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高度决定自律长度。

5

柳比歇夫最开始只是昆虫学家,后来他为了辩驳别人的学术开始写作,才发现自己对文学也感兴趣,陆续又研究哲学和数学,最后成为了受人敬仰的“大家”。

以前我也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每天浑浑噩噩,不能自律,也不喜欢运动。

后来“圈层”开始改变,接触的都是积极向上,有互联网,营销,运动,设计,演讲各个方面优秀的朋友,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渊博的知识让我自愧不如。

有了“参照物”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刺激自己去改变。

改变的过程非常辛苦,柳比歇夫最开始写文学作品的时候,被很多人误认为“不务正业”,他的坚持和付出让各种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和互补,有了很多新的灵感和心新的思路,才会走上“时间管理”和量化自己行为的道路。

6

无论是王石还是李彦宏,他们的跨界和改变都是源于知识结构和认知高度的凝结,是突破极限内在动力的一种驱使。我们不想改变的根源就两个字“短视”,当你的手机里只有斗地主,打麻将,各种美颜和娱乐APP,“颓废”是自然的事情。

要想改变,先让自己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参加运动社群,演讲社群,理财社群等活动,这样你才有改变的欲望,才更加明白其实早起和自律是一件特别能做到的事情,也更能把控和掌握自己的时间。

大道理我们都懂,现在的你只需要将玩耍手机的时间慢慢减少,会欣然发现有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在等着你。

自律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