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关注心理,不管是企业高层还是一般职员,不管是学生还是还是老师,都不再觉得心理学没什么用处,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心理学感兴趣,却苦于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心理学书籍,倘若你也如此,那么以下四本书一定要读。
一本很厚的书
1、《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中国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的心理科普类书籍,该书的英文版在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使用度和知名度。这第十六版则则由北师大心理系近二十余位教授各取所长精心翻译,称得上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的No.1。(PS:如今已经出到十九版,喜欢赶潮流的同学也可以选择第十九版)
作者用一百三十余万字将心理学全面的展示给读者。涵盖内容即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几乎所有的科目内容,倘若你拿它当成工具书也是不错的。
作者所述贴近生活,是普罗大众了解心理学、提升自身素质的好口碑读物,每一章从开篇便能激起读者的求知欲,即使自学你也能知道哪里敲黑板,哪里划重点,比起纯理论的《普通心理学》类书籍真的是更有趣也更有吸引力。
另一本很厚的书
2. 《这样和世界相处》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阿德勒这个心理学界泰斗,曾经师从弗洛伊德(有人说,他是弗洛伊德的大徒弟,至于二师兄,也许是荣格吧?)心理学界一颗璀璨之星,这本书是他晚年成熟佳作。
然而这本阿德勒去世后才出版的书,最吸引我的却是封面上的那只刺猬,因为在很多人眼中我都是一只刺猬,总是不知道如何同这世界相处。
阿德勒说,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但有真正的圆满,你一直追寻的心灵良药,不是孤傲,而是给世界一个拥抱。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纵然有着亲人、朋友、同事,却终究是一个孤单的个体。不管是在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还是老年期,我们总会遇到困惑,有着七情六欲,会孤单、会焦虑、会孤单、不快乐,也会没有安全感,阿德勒通过文字给予我们心灵的帮助,比如与这世界和平相处、将自己这搜孤单的小船滑进人海中、帮助我们找到理想、平衡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梦境和现实要怎么分别?
3.《盗梦侦探》
作者:简井康隆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理论难免会看累的,用一本科幻小说来缓解未尝不是好办法,我们熟悉了东野圭吾,对简井康隆大概很陌生,然而他却是日本科幻小说界的“教父”级人物,这本《盗梦侦探》也是我们曾经追捧的电影《盗梦空间》的灵感来源。
小说中的主人公成熟稳重的精神分析治疗师千叶墩子与天才科学家时田一起发明了可以将梦境成像与电脑的PT仪以及便携版DCMINI,千叶墩子私下化身活泼少女的帕布莉卡用新发明帮不少高层进行精神治疗。
然而,却有人窃取了其中几个DCMINI,从此他们的研究所里发生了一连串的怪事,时田和她以及研究所的个别同事都因此深受其害,于是她又一次以帕布莉卡的身份利用DC MINI与长相“善良”却无比邪恶的敌人乾精次郎展开了激动人心的斗争,一场现实与梦境的较量,最终,帕布莉卡咋凭着自身的才智以及曾经的“患者”粉川的帮助下,使世界恢复到原本的样子。
纵然小说被定义为科幻类,然而实实在在讲其实它是心理悬疑类的,小说中现实世界被心理世界所操控,很多人被梦境吞噬,梦境和现实难以区分,然而,世界终究会恢复平静,梦境不管多美好多邪恶,我们都会回到现实。
绘画即能测试也是疗愈之法
4.《绘画心理学》
作者:一沙企业管理出版社
纵然心理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是在很多人心里仍然觉得心理学是被束之高阁没有什么大作用的,作者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从一个专业的心理分析师的角度让我了解了心理学的“神奇”之处,告诉读者心理学业是很实用的。
房—树—人的测试看起来有意思,深入了解后依然觉得有意思。
书中大量篇幅的案例读来仿佛身边真的坐着一个心理分析师在给我们分析,纵然一沙案例中那些恰到好处的分析,也会让人有一种真正的算命先生的感觉,却总能使人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点被戳中,然后低下头沉思,或者在合上书之后,自己画一张房—树—人的图,然后思考和分析,亦能借此更加了解自己。
书中的Joe,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考虑了两个月仍不知道该去政府机关任职,还是接受一份有机会成为心理专职作家的工作,于是画了一张房—树—人的图,于是,她知道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很快有了答案。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又实在是不愿意去看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完全可以考虑阅读这本书,作为业内人事,亦可以拿它当茶点。
作者简介:月之桂树,原创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个混迹江湖的治愈系井姐,坚持暖心,专注情感治愈和心理科普,偶尔写写故事。
欢迎关注,阅读更多暖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系原创,转发随意,转载请获取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