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是否应该长期使用,专家也一直存在争议。有的专家如丹麦哥本哈根北欧科克伦中心主任Peter C Gøtzsche教授认为,弊大于利,任何药物都不应该长期使用;而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研究所心境障碍专家Allan H Young教授及英国伦敦卫报精神病学专栏作家John Crace则持相反意见。
国际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刊登了他们各自的证据。
Peter C Gøtzsche——反对长期使用
在西方国家,抗精神病药物每年造成65岁以上患者的死亡数量超过50万,其受益需要强大的证据证明,然而这些证据却少之又少。
夸大益处,却对死亡事件轻描淡写
经过短暂洗脱期后被随机分至安慰剂组的患者,会经历“突然停药”且常会出现戒断症状。这种试验设计夸大了治疗益处,增加了对安慰剂组患者的伤害,且在精神分裂症试验中会引发安慰剂组患者的自杀事件。
在业界资助的试验中,瞒报死亡人数是另一个重大缺陷。例如,在氟西汀和帕罗西汀试验中,9956例患者中有14例自杀事件,而FDA报道的52960例患者中,自杀事件仅有5例,部分原因是FDA仅纳入了患者停药后24小时内的事件。
总死亡人数估计
针对抗精神病药物,Peter C Gøtzsche研究了痴呆患者安慰剂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因为这部分患者在被随机分组之前,使用精神药物的可能性最小。结果发现,治疗组的绝对死亡率高出1%。
对平均年龄55岁患者的队列研究发现,苯二氮卓类及其类似药物造成的死亡率加倍;过量死亡率一年约为1%。患者年龄65岁以上的自我对照队列研究发现,服用新一种抗抑郁药一年的患者,其死亡率要比未服用时高出3.6%。
Peter C Gøtzsche使用了丹麦处方统计来评估三类药物引起的死亡人数。坠楼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重要死因。通过对保守死亡率的统计,三类药物的死亡率分别是:抗精神病药物1%、苯二氮卓类及其类似药物1%、抗抑郁药2%。
受益如何
造成随机试验偏差的原因不仅包括“突然停药”设计,还包括并没有进行充分的盲性试验。
氟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严重抑郁症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安慰剂组汉密尔顿得分下降1.3分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如果患者服用安慰剂或者不进行任何治疗,只要等待几天,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安慰剂组观察到的效果并不是安慰剂的效果,而主要是疾病的自发缓解。抗抑郁药对焦虑的适度影响也可以用非盲偏差来解释。
精神分裂症的试验也同样令人失望。FDA更新的意见书中,尽管这些试验深受突然停药和非盲的影响,但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的影响得分仅为6分,远远低于最小临床相关影响(大约为15分)。
这些药物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益处也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损害似乎取代了短期缓解,且动物实验强有力的表明,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脑损伤,可能所有的精神科药物都会有这种损伤。
长期损害
鉴于这些药物缺乏益处,Peter C Gøtzsche估计,在没有症状困扰的情况下,我们几乎可以停止所有的精神科药物——抗抑郁药物、ADHD药物、老年痴呆药物,仅使用目前正在使用的一小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和苯二氮卓类。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非常有害,这些药物应该只在急性情况下使用,并制定可靠的计划以逐渐减少剂量。
Allan H Young, John Crace——支持长期使用
精神疾病是长期性疾病,研究表明,所有与健康有关的残疾中,1/5以上是由精神心理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比如精神病、情绪和人格障碍)的死亡率上升,寿命缩短。其中部分原因是自杀,但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共病其他躯体疾病。需要对精神障碍进行治疗,以减少与其相关的长期损害。
损害如何
在世界范围内,监管机构有责任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几种方法可以监控授权药物的安全性,包括自发的报告数据、处方事件监测、电子健康记录、患者登记、健康数据库等。这些保障工作可以确保可用药物利大于弊。
然而,对精神科药物的很多担忧已经出现,一些评论者往往只是证明药物没有危害,而不是采用平衡方法评估现有证据。
担忧过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担忧被证明是过度的夸大了。如锂盐的疗效和安全性一直被质疑,早期将锂盐描述为“有毒的安慰剂”。然而,最近的meta分析证实了锂盐的有效性,并表明锂盐的不良影响比之前担心的要少。当然,使用锂盐要谨慎,如监测血药浓度。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有类似的担忧,尤其是氯氮平,一些医生和患者担心,由于副作用,这些药物会增加死亡率。然而,最近的长期数据表明,死亡率与累积使用之间的关系呈负相关。Angst及其同事也发现,在所有人群中长期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自杀率。
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Allan H Young等专家认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利大于弊。
那么,您认为应不应该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呢?
Gøtzsche P C. Re: Does long term use of psychiatric drugs cause more harm than good?[J]. BMJ,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