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父母每天都不可避免地会用“不”来回答孩子提出的一些要求。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的需要应有所限制,其实对孩说“不”就是一种限制,但说好“不”却是一门学问。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说“不”比迁就孩子更有影响力。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冷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
对孩子说“不”尽管会招致孩子的大哭大闹,但孩子正是在反抗的同时意识到父母的尊严和权威的。
当然,对孩子说“不”并非意味着回归旧传统(对孩子实施斥责、打骂的专制式管理),而是父母与孩子之间通过矛盾对立最终达成共识,使孩子学会分辨是非对错。
家长必须明确何时何地说“不”。
例如,当孩子们的健康或安全处于危险状态时要说“不”。
很明显,当孩子们想吞食含铅的墙壁涂料碎片,尝一尝他在垃圾堆里捡到的有毒物质,或者在繁忙的停车区跑来跑去而不抓住妈妈的手时,家长必须要说“不”。
当孩子们上学期间想晚上熬夜看电视或看成人电影时,也应该对他们说“不”。
当他们想抽烟或喝酒时,也应该为了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而说“不”。
再例如,当孩子们即将违反规定时要说“不”。
规定是为了保护孩子并且教育他们分清是非和主次以便过上幸福生活的。
家庭需要制定规定,以便每一个成员知道自己的家庭是如何生活的。
规定教育孩子们怎样尊重别人的财产、权利和习惯。
规定可以教育孩子怎样尊重他人,约束孩子能让他们学会遵从并履行规定——这是在道德、法制及有序社会中生存的至关重要的技能。
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说“不”呢?
01.不随意对孩说“不”
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家长都随意地说“不”会使孩子的是非观念紊乱,降低孩子的自我意识,并产逆反心理。有时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只是家长一时不能满足他,如果这种情况也只是简单的对孩子说“不”,这样的概率多了,孩子会搞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甚至会认为,反正我要做什么都不会得到同意,我也就什么都不听了。
02.态度要坚决
说“不”的时候态度要坚决,千万不能出尔反尔,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大人说话不算数,家长以后也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不行就不行,再哭再闹也没用,只有以坚决的,不容置疑的口气以否定,孩子才会听从家长的意见。
03.讲说“不”的理由
如果能理智并且有逻辑地讲出说“不”的理由,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更易于接受拒绝。然而,这意味着家长必须清楚为什么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如果理由不充分,或许你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控制孩子或者让孩子无条件地顺从。如果孩子问:“我能对着车库的墙打网球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你应该有相当充分的理由进行解释。你可以解释:“我不喜欢你那样干,因为邻居们会听到噪声。”或者“我不太想让你那么做,因为我怕你会把铝制墙板弄出凹痕。”
04.不要与孩子讨价还价
许多家长习惯说“吃不完饭就不许看动画片”,这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坏,因为孩子会效仿家长动不动就讲条件。也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孩子为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的蠢事。
05.不要与孩子讨价还价
有些家长常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家长会因此而失去尊严,并诱发孩子产生报复心理。
06.要提出规定
不要只说“不”,而应该让孩子知道他的要求违反了既定规则。如果希瑟问她能否用父亲的车出去约会,父亲可以说:“关于用我的车我们有什么规定呢?”假定规定是希瑟只能在紧急情况下用父亲的车,她可能说:“我知道规定是我只能在真正紧急情况下用车,但是今晚的情况就是这样——查理的车坏了,但我们答应过要跟珍妮和菲尔一块儿去听音乐会。”那么她的父亲可以说:“很遗憾,但这不符合规定,你记得我们为什么制定这条规则吗?因为我的工作需要用车,而如果一旦车出了问题,我就不能工作。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我会让你用车的。”
07.当说“不”时表示出遗憾与同情
当家长拒绝孩子要求或进行约束时,孩子常会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你可以表明你能理解并且认同他在听到“不”时的情绪。如果珍妮想在班级舞会后再参加通宵汽车旅馆聚会,你可以在拒绝时表示出同情。你可以说:“我不赞成你这样做,我很抱歉,因为我知道今晚对你来说很重要。我知道你一心一意想去参加晚会,并且如果不去会感到失望。尽管这让你失望,但我不能同意。”
08.父母双方要保持一致
当家长一方拒绝孩子的要求有不合理的地方时,另一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容易养成孩子在父母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文/宋学军
关注缘诺,关心自己,发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