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还不赶快注意么?一大批中国孩子正在被“拖延症”毁掉

作者:我是鱼妈 2018-03-05阅读:3118次

家长还不赶快注意么?一大批中国孩子正在被“拖延症”毁掉

每隔一段时间,我总是能收到妈妈们的留言。

有妈妈头疼,“让孩子做作业,从6点半一直催到了7点,把作业本拿过来一看,差点被气死,就写了几个字。”

有妈妈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一让背书,扣扣这摸摸那,屎也多尿也贫,从来没有好好背完的时候。”

“拖延症”似乎已经成为了N多家庭孩子的普遍问题。父母也都是为此操碎了心,攒足了火。就比如作业拖拉这种事,我们真是不能指望孩子坚持到底。大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比孩子坚持的多一些。

1

拖延症是惯出来的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多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都是被“惯出来”的,哪怕你真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对于孩子来说,拖延症刚开始是一种生活习惯,慢慢就会扩散到各个方面。孩子的各种习惯实际上就是家长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有意或无意中养成的。

前段时间在一个早餐店遇到一个妈妈带着三岁左右的儿子来吃早餐。妈妈把早餐点好了,要小男孩自己吃,这时小男孩要求看着手机动画片才能吃饭,理由是另一个桌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边吃一边看手机。

这位妈妈就不同意,先是温言相劝,孩子不听并以不吃早餐抗争,但是一直拿眼睛偷偷观察妈妈的表情,这时妈妈脸色严厉起来,低声警告说,你要不吃,我把你拉到外边收拾一顿再饿你一上午。

小男孩脸上就有点惧怕的神色,到还想坚持说为什么那个孩子能看自己不能看?妈妈就说那是他的妈妈惯孩子的坏毛病,我不会惯你,你要吃就吃,要不吃我数到三就给你收掉,然后就跟我回家,幼儿园也不要去了。

妈妈话音还没落地,小男孩已经捧着碗自己吃起来了。我坐在对面目睹了全部的经过,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这个妈妈做的是对的。

好习惯唠唠叨叨养不成,坏习惯不知不觉就惯下。

家长还不赶快注意么?一大批中国孩子正在被“拖延症”毁掉

2

合理的奖励治疗拖延症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舞蹈跳得非常好,有次我问她,陪孩子学舞蹈是不是挺辛苦的。她说“还好,这孩子实诚,给个套就往里钻。”

她还告诉我,她有一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面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

有物质上的,比如“一盒巧克力”,“一瓶饮料”“假期去旅行”“玩具”,“书店任意挑一本书”……

也有非物质上的:比如“休息半小时”,“一集动画片”“指定一位家庭成员跳扭屁股舞”,“尊享捶背券”,“拥抱5分钟”,“再抽一次”……

她甚至还写了一堆女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名称,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每次女儿练完舞蹈,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女儿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舞也变得有盼头了。

家长还不赶快注意么?一大批中国孩子正在被“拖延症”毁掉

3

让孩子在后果中学习

拖延,没有积极性这件事,不仅是孩子会有,甚至我们大人有不少也经常拖到截止日期之前才行动。

我曾亲眼见过表姐和孩子的拉锯战。表姐根据之前的约定让孩子去睡觉,孩子反悔了,非要看动画。还一副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表情。表姐气的咬牙切齿,如果不是我拦着小家伙很有可能会挨揍。

其实,孩子虽然是孩子,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诚实的说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很生气,你不遵守我们的约定,或者你现在去睡觉,或者下次取消看动画片的权利。

这个后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少睡一会觉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拖延是要付出代价的。同理,如果孩子起床、吃饭总是磨蹭,那就看着他上学迟到一次,如果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就看着他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一次。

威而不怒,不指责也不评价,就把它当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孩子们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对付拖延症,千千万万种办法都归结为一个办法:当下去做。不是要等到拖延症治好了才能行动,而是只有行动才能治好拖延症。

孩子们总是试图逃避一些不确定的,枯燥的,可能会失败的任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单单是靠着孩子们自己的自制力是肯定难以克服的,我们与其骂他,跟着干着急,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超越自己。

这里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家长大学,专注K12阶段所有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关注我,您的孩子会因为你变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