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人家的孩子」到「别人家的公司 / 领导 / 男女朋友」,这种对比之后的自卑感似乎常伴随在我们左右。
我们总在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心里又耐不住寂寞,好像我们能从这样的无限比较中寻求个安慰,找一些优越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的存在。每个人都渴望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却发现现实并没有那么乐观。
当这种情绪慢慢形成自卑之感时,它究竟会怎样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它?
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Adler
人类所有的行为表现,其实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当然,自卑也是。
很多人觉得,自卑就是不自信、低自尊的表现。不仅对我的人生没有半点帮助,还都是负面影响。
但事实上,人在生活中的任一时刻都可能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当我们感知到自己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完美标准时,自卑感油然而生。
比如:先天的 / 生理上的缺陷,出生后的家庭地位,进入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都可能让人产生不完美、不得志、比别人差的心理落差。
这是来自“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观点,他曾在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
因此,一个人不管处在多么有利、多么优势的情况下,都会渴望追求更完美更理想的状态。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自卑感成为了人类心理上一种普遍的负荷。
更何况每个人都是从幼儿成长起来的,由于身体弱小,我们必须依赖成人才能生活,因而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自卑感的困扰。
所以,在讨论之前,我们要知道自卑并非是一种心理障碍,它是人类正视现实的一种理性的自我反省心态,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内驱力。
古人有云: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说得也正是这个理儿。就像科学的兴起,正是人类为了克服无知而做出的努力。
如果你搜一搜对于那些名人的采访和回忆录,你会发现历史上和现实中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拿破仑、尼克松、鲁迅,近有周星驰、王菲、邓亚萍。像这几年很火的李安导演,他也经常觉得很自卑。
所以,不要因为自己自卑,而感到自卑。 既然自卑是好事,为什么还会有人饱受困扰?
01 什么是自卑?
Adler 把自卑区分为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上文提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自卑感,这种感觉是由内而发的。
但当我们的某种能力缺陷受到外界的轻视、嘲笑、侮辱,并被无限放大时,此刻的自卑情绪会逐步升级,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方式表现出来,由此上升为「自卑情结」。
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当日积月累的自卑感进化为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自卑情结时,人们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不再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它,而是不知所措。
我们看到的愤怒、眼泪或道歉行为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这些常用哭泣和抱怨的方式来唤起他人注意的个体、以及过度害羞和有愧疚感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自卑感。
在工作中,当他们在发现自己有某些缺点或工作进展不顺利时,会感到手足无措,特别难受;
在人际上,他们的内心更加敏感,对批评、嘲笑、否定等外界负面的反馈十分在意,甚至会做出病态的反应;
在生活里,当周围人对自己印象不佳时会局促不安。许多具有自卑情结的个体会更腼腆,容易内心孤独和想太多,而这一切都并非自愿的。
02 自卑会对人造成哪些的影响?
自卑感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低下”或“下等”。产生自卑感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与人或物的比较。
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它一定会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阿德勒认为,由对待「自卑感」的两种态度,会产生两方面截然不同的影响。
一方面,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种“自卑感”,就会引发两种消极心理现象发生,即“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
像《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厅长,外表光鲜亮丽,优越感十足,其实骨子里满满都是自卑。他所有的努力和奋斗,不外乎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
但这种自卑感却让他走入歧途,为了心理得到补偿,不惜用尽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我们在鄙夷他的同时,不少网友也发出感叹:祁同伟活到最后是靠自己,而侯亮平是靠编剧。
另一方面,如果能够正视“自卑感”,承认现阶段的不足,并从中获取到进步的动力,不断向新的优越目标前进,才能在这种自卑与优越距离不断接近又拉开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
像《欢乐颂》里的关关,大学毕业进入 500 强企业做实习生。周围一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自己一没学历二没后台,怎么办?
她只能依靠自己努力,去争取想要追求的东西。通过不断向 Andy 学习,逐步提升自我,以代偿身份劣势带来的自卑感。
除此之外,自卑的个体普遍是低自尊、缺乏自信的。
这会让你在某些方面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或是有所欠缺,而这些感觉和想法也会潜移默化地表现在你的行为里。
① 回避或讨好
如果你感到自我怀疑并对于批评和反对过于敏感,那么你可能会有两种变化。
要么完全回避社交,能躲就躲;
要么变成讨好型人格,刻意寻找社交尽可能地取悦他人而获得安全感。
② 厌恶工作或成为工作狂
你害怕在工作中收到负面反馈,好像这跟你的能力划等号。你这次任务没有完成好,意味着你的实力不济,然后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难过好一会儿。
为了避免这种糟糕的情绪,你很可能会表现出这两种行为。
要么你会开始努力加班工作,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为的只是获得那句肯定的言语;
要么你会选择回避,这样的话就算失败了,你也可以借口说是自己没有努力。
③ 忽略赞美和表扬
虽然你时刻都渴望被人赞许,但你却更愿意将注意力关注在那些负面信息上,而忽视了任何能证明你实际已经做得很好的信息。
甚至别人一句诚恳的赞美“这小伙子工作能力很突出啊”,也会让你听出来“只是个子不够高”的潜台词。
这样一来,只会逐步削弱自身的能力和所发挥的作用。
④ 对自己不负责任
你觉得自己是缺乏价值的,关注自己的外表和身体健康也没有什么意义。
在爱情里,感觉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在生活里,习惯性拖延,照顾不好自己;
在工作中,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就是个大麻烦。
凡事有个度,一旦自卑感过于强烈,会对我们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那么,有哪些可操作性的方法能够调整和改善自卑心理?
03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自信、自尊这三个词虽意义不同,但相互之间有所影响。
而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想要克服它,我们需要从提高自信和自尊水平入手。
① 努力付诸行动
自卑的你当面临挑战时,脑海中会自动产生消极思维与负面预期。
“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好”的想法会让你将任务停留在想象中,拖延又拖延,迟迟没有行动。
试着做完某些之前拖延的事,能够极大提高你的自信与动机。这些事完成得如何并没有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你完成了它们!这就足够让你体会到成就感了。
② 真诚接纳自我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
当他们表现得好时,会感觉自己只是幸运而已;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感到十分羞愧甚至自我怀疑,进而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表现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为了弄清楚自己究竟怎么样,有没有落后于人,他们不得不与其他人一直比下去。
然而,我们总不能依赖他人对你的看法而活下去:只有在得到别人认可时,才能感到自己的好。
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并自我表扬是建立自信的关键。
“一个人喜欢我们不是因为我们为他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是真的可爱,值得他喜欢。”
我们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活着。真诚地接纳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③ 接受他人称赞
为了建立自信,你不仅要学会自我表扬,也要学会接受他人的表扬。
你很容易忽略只是出于礼貌和善意的赞赏,但大部分情况下,你得到称赞是因为你确实做得不错。
就像在知乎上写回答,因为兴趣高昂,所以每篇问答都会认真去写,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的赞赏和感谢。
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因为知乎的大流量平台给到更多的推荐,所以才能让众多用户看到了我的文字,而并非我的文字本身有多么的好。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外控性性格,外控型的人经常会认为:“我的快乐和痛苦不是我能决定的,这取决于别人或取决于命运。”
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评论区留言给予我鼓励与支持后,我开始慢慢接受和认可自己的优点。
这也让我感到了满满的成就感与使命感,激励着我要做得更好,写出更多优质的回答来给到大家帮助。
这样让我变得更加内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负责的行动,能改变周围的现状。
所以,自卑这条黑狗,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能驯服它!
文章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