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教论文:家校合作促进内涵发展,打造绿色教育

作者:巾帼雷锋 2017-07-05阅读:739次

优秀家教论文:家校合作促进内涵发展,打造绿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那么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象的主要有六个雕刻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集体、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 ”放眼望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正是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吗?其中,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全民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增进社会文明的重要保证。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看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学校学习、家庭学习和社会学习。从学校角度看,学校教育只有取得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家庭角度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方向是否一致,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就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这也是目前我国教育界大力提倡的家、校合作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 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然而,当今的家庭教育却严重缺失,很多家庭教育的现状实在令人堪忧:

1、推诿型 :父母认为自己只须管好孩子的生活即可,其余事应该统统由学校、老师负责。否则我交钱让孩子进学校干嘛?这类父母有的是借口忙,有的是沉迷于麻将、电视、赌博。他们全神贯注于自己的问题中,却把使孩子幸福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教师、学校。如果家庭不和睦,产生推诿型的父母概率就较高,最后伤害最大的还是孩子。

2、埋怨型 :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任何问题,家长一张口就是埋怨,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孩子,从不反思自己教育的问题。

3、放任型 :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对孩子过分宠爱,无原则地迁就和袒护。

4、奢望型:父母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去爱:高期望,不顾孩子智力、体力等实际情况,提出过高、过难的要求,强制孩子去实现,为父母争面子。如父母口头禅:“抓紧时间做功课”和“有空多做习题” ,占71.5%;关注学习、关心情绪只有3%。

5、体罚型:父母是权威,对孩子经常施行体罚、侮辱、威胁等手段,使孩子心灵深受摧残。这类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错误,就紧抓不放,不是狠狠打孩子一顿,就是对孩子恶语相向。

6、陪伴缺失型:所谓陪伴缺失就是家长没有照顾与陪伴孩子,陪伴中缺乏心灵的沟通及爱的表达。孩子一旦感觉不到父母爱自己,通常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这是自卑感的根源。通过家庭问卷调查,发现从来没有过亲子共读的家庭占40.6%;从来没有一起与孩子上网的占69.1% 。

试问:以上类型的家庭教育又怎能和学校教育的方向保持一致,更好地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呢?因此,“家校合作 促进内涵发展 打造绿色教育”势在必行。

家校合作,做孩子心灵的保护者

教育孩子,需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正像陶行知老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老师如此,家长亦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保护孩子的心灵。

1、绿色沟通:

(1) 欣赏!提醒!鼓励!

(2) 积极倾听

(3) 不唠叨,一天中提意见不超过三次

(4) 重视事前提醒

(5) 给予选择的机会

(6) 共同商定计划,

(7) 不随意改变

(8) 鼓励休闲放松

(9) 主动分享

(10)勇于认错

2、绿色约定:

(1) 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 不体罚孩子

(3) 不辱骂孩子

(4) 不大声训斥孩子

(5) 不冷落孩子

(6) 不嘲笑孩子

(7) 不当众批评孩子

(8) 不讲教育忌语

3、绿色批评:

方式:

(1) 态度诚恳

(2) 不回避问题

(3) 肯定对方

(4) 对事不对人

(5) 着眼未来

(6) 用描述性语言

(7) 明确改善目标

(8) 避免消极情绪

(9) 不当着第三者批评

(10)提出建设性建议

原则:

(1)对开朗直率的孩子——直来直去地公开式批评

(2)对倔强刚毅的孩子——甜言蜜语地柔软式批评

(3)对自尊心强的孩子——点到为止地点化式批评

(4)对温和顺从的孩子——和风细雨地温和式批评

(5)对毛手毛脚的孩子——警钟长鸣地提醒式批评

(6)对粗暴急躁的孩子——避开锋芒地疏导式批评

(7)对沉默寡言的孩子——避开指责地说理式批评

(8)对傲慢自负的孩子——示败揭短地严肃式批评

4、绿色环境:

在教育中,首先强调的是爱的教育,让爱和被爱环绕在孩子们周围,这样他们既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也知道怎么去爱别人、爱国家。其次,提倡快乐教育,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保持持续旺盛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实现自我激励式的自觉学习。第三,要望子成龙,希望孩子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这样孩子才会不断地追求理想,更上一层楼。

家校合作,做孩子品德的领航员

大爱无声,教育无痕:把德育要求隐藏在生动的故事和情景之中,如诗似歌,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把人带入审美的世界,感触-感动-感悟,以赏心悦目的方式自觉接受其中的道理。让德育更美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和快乐感。这是德育的理想,也是把德育做到孩子心里去的必由之路。

1、叙事德育

何谓叙事德育?叙事教育是一种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技能,在生活中叙事、在管理中叙事、在叙事中育人、在叙事中成长。

叙事德育活动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以外,在课后给家长提供素材同样可以达到教育效果。叙事素材可以是励志故事,也可以是心理动画影片,还可以是时事新闻等等。比如:5.12大地震的感人事迹、救援、捐款、灾后重建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再比如:《蜜蜜甜心派》中304个有关爱的动画故事,口足画家谢坤山坚强面对生活的励志故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班级或学校典型人物等都可以作为叙事德育活动开展的素材。

2、国学讲堂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想要播种好的行为,首先要播种好的思想。家长理应当好孩子的引路人,给予孩子这般稚嫩的“花朵”以丰足的营养。由此,借助学校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为载体,开设家长国学讲堂,与孩子一同聆听二十四孝及 “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等小故事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国学课程。文化的积淀,不仅可以丰厚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可以滋养他们的心灵,在国学氛围的熏染、陶冶中,德性与智性同生共长,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应如何运用国学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可谓春风化雨。成功的播种,相信收获的日子也就为之不远了。

家校合作,做孩子成长的守望者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然教育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探索这种规律,找寻方法,解决问题。

1、改变家访观,建立学生家庭档案

家访不是单纯地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更多地是要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思想觉悟、自身修养、人际交往、性格特点、对孩子精力、时间的投入等等,从而建立学生家庭档案,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计划,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设立“班级家庭联系册”

“班级家庭联系册”是老师和家长的联系纽带,它可以发挥信息传递功能、专项调查功能、家教指导功能、意见征询功能,使家、校联系更紧密了,也更有助于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接收反馈意见,更及时、科学、有效,扶植孩子茁壮成长。

3、建立“家长接待日”

“家长接待日”的建立,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家、校联系;另一方面能增进家长与老师的友谊、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亲身体验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同学交往等过程,发现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4、开放“家长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对家长定期开放,让我们的家长也“饱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时间在书香氛围的感染下,家长也会渐渐发生由内而外的变化,在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培养品德,滋养心灵,改变气质,那我们的孩子才更有希望拥有世上最美好的思想、语言、行为......

5、“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平行管理

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人选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和家长委员会一起工作、管理 :制定班级家长委员会的章程,建立例会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开展活动更有助于对孩子开展有效的教育体验活动,在家长散发家庭教育魅力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6、开好全程家长会

有计划、统筹安排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家长会,不仅有助于沟通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感情、增强彼此的信任度,还有助于帮助形成庞大的家、校教育网络,美化育人软环境,优化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会形式:

(1)教师报告式

(2)经验交流式

(3)分组讨论式

(4)集体会诊式

(5)学生展示式

7、构建学习型家庭

评选方向:

(1)营造读书环境

(2)推荐家庭读物

(3)开展同读名著活动

8、评选“最佳家长”

评选方向:

(1)关心孩子思想成长

(2)关心孩子学业收获

(3)关心孩子的生活质量

(4)合理进行健康、智力投入

(5)家庭民主氛围

(6)树立孩子榜样

(7)人际交往

(8)家长与老师的沟通

(9)孩子对家长的评价

万事皆有因,学生的健康成长,少不了学校阳光雨露的滋养,更离不开家庭肥沃的原始土壤。让我们将“家校合作”进行到底,共同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打造家校最纯粹的绿色教育。

(作者:抚顺市顺城区新华一校教师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