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为您释疑):专家为你支招:如何避开奖励的“陷阱”,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

作者:家庭教育大视野 2017-07-09阅读:5939次

家长怎么做能避开奖励的“陷阱”,更有助于孩子形成内在动机呢?

1,描述性的鼓励比笼统的称赞或奖励提供了更多的成就信息(胜任感)。

不太理想的做法:

a. “不错!” 或“ 棒!”(笼统的表扬很容易失效。)

b. “你作文如果多写50个字爸爸奖励你2元。”(很可能孩子会为了赚钱而凑字数,并没有提高作文质量。培养的是“外在动机”)

比较好的做法:

“恩,我第一次看到你作文里用妈妈和孩子来比喻地球和绕着地球转的月亮,我觉得很生动呢”。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专家为你支招:如何避开奖励的“陷阱”,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

2,慎用”如果……那么……”“只有……才……”,如果用也要尽量减少操控的语气。相反,增加孩子的理解、认可和亲子情感联结是有益的。

例子:孩子有时早上起不来,上学会迟到……

不好的做法:”如果你起早点,准时到学校,那么晚上放学回家可以先看半个小时课外书,再写作业。如果还迟到,就不允许看课外书。(操控性的表达,“如果……就……”)

比较好的做法:

“你早点起床,准时到学校,就可以不用被留校,被老师惩罚。这样多出来的时间,这样晚上放学回家可以多看半个小时课外书呢。”(孩子不被罚,多出的时间,合情合理)

“这两天到校后,时间还挺早,妈妈去上班的路上也没那么拥挤。谢谢你这几天都起得这么早,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自己表述怎么做到的,孩子会更有成就感)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专家为你支招:如何避开奖励的“陷阱”,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

3,当孩子做到的时候,可以用庆祝的方式给予孩子正面反馈。庆祝的好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孩子却不会以为他下次做到了,自然还有奖励(避免了“ 如果……就……”)

接上面的例子:”这一周你起得很早,都能准时到校,连林老师也很惊讶呢。这周六正好有部不错的电影,我们去看庆祝一下。“

4,孩子如果参与了约定和协商(被尊重,也体会到自主感),也有助于形成内在动机。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专家为你支招:如何避开奖励的“陷阱”,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

5,孩子如果提出自己的建议,用了自己想的方法(自主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的比原计划更好(胜任感),自然会更有助于形成内在动机。

例如12岁的孩子参加了10公里的马拉松,按照约定可以奖励他一部普通山地车。孩子说,“我能不能先不要呢,过两个月如果我能跑下21公里多一点的半程马拉松,你们奖励我一部**品牌的山地车可以吗?”

行! 为什么不呢?!!孩子自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愿意去超越自己,获得一个更大的物质奖励。很好啊。

6,自然,如果孩子对某项活动已经有内在动机,不必刻意进行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反而可能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

(本文选自知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