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奖励诱惑孩子学习是一门技术活!——知子花家庭教育

作者:知子花家庭教育 2017-07-10阅读:4666次

我在课堂上问过很多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关于这个问题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要考高分,要考上理想大学,要光耀门楣,要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要在以后赚很多很多钱,要改变人生、改变世界……

所有这些学习动机没有任何对错、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有内在和外在学习动机之分。

究竟什么样的学习动机,才会让孩子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呢?

为什么孩子的成绩就像“过山车”

用奖励诱惑孩子学习是一门技术活!——知子花家庭教育

林峰自从升入高一以来,考试成绩直线下滑。

老师很困惑,这孩子明明有考试好的潜力,为什么成绩有时候就是特别差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老师找林峰谈话,才了解到,原来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他爸爸总跟他说,如果你能考好的话,你想要什么都买给你。

小峰总想获得奖励,所以学习很用功,成绩也很好。

等到高一后,有一次他爸爸跟他说学习成绩跟未来挣多少钱也没有特别大的关系,现在学习好不一定未来的发展好。

自从听了这话,林峰觉得既然学习成绩跟以后挣钱没有多大关系,那我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的学习呢?从此变得对学习很不上心,成绩一落千丈。

都是“奖励”惹的祸?

对于林峰的的说法,似乎没有错误,无数的事实就是这样的啊!

中途退学、连大学毕业证都没有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不是学霸的马云、许家印等所创办的企业却是顶级的,多少学霸为其打工。

用奖励诱惑孩子学习是一门技术活!——知子花家庭教育

还有90后斯皮格尔,这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只差几个学分,差几个月就毕业了,但一人决然从斯坦福大学退学,这说明学校的“学霸”与人生的成就可能并不成正比。

学习成绩决定不了人生成就,并不意味着学习不重要。

林峰的主要问题出在了对于学习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动机,比如说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学习,为了考试排名靠前而学习,为了以后可以挣到很多钱而学习等。

我们会发现,这些外在动机在某时某刻是有些效果的,但也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失去作用。

就像当林峰知道学习成绩与未来成就没有关系时,他就一下子不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所以学习态度懈怠。

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受学习动机支配的,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动机呈现出“成就—权利—关系—金钱”的思维逻辑,也就是说孩子获得成就激励的驱动力是最强的,其次是权利激励,再其次是各种关系驱动力,金钱激励的作用不够大。

可见,内在的学习动机要高于外在的学习动机。

林峰爸爸的本意可能并非是告诉孩子没必要学习,但是过度强调学习的外在动机却弱化了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

奖励会侵蚀学习动机!

家长们肯定很疑惑,物质奖励怎么会有这样的影响呢?我们不妨先看下心理学家戴涩曾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物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侵蚀实验”

实验选定了两组大学生被试做SOMA数字谜题(这是大学生普遍有兴趣的问题,没事时也会做着玩的那种)。

对实验组,每解除一道题就给1美元奖励;

而另一组对照组则完全没有奖励;

任务结束后,实验人员让学生们“自由活动一下”,然后通过单面玻璃在一旁偷偷观察这两组学生各自的行为,结果非常有意思:

对于物质奖励组,学生们几乎都停下解题,情愿发呆无所事事;

而没有奖励的对照组学生普遍继续兴致勃勃地玩解题游戏。

结果显示:物质奖励反而起到负面作用,抑制了学生对本身有兴趣(内在动机)的工作或学习任务的积极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

奖励背后的心理机制

认知评价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复杂影响。

奖励包含两种影响内在动机的因素——控制和信息。

用奖励诱惑孩子学习是一门技术活!——知子花家庭教育

这是什么意思呢?

控制因素是指我们是否觉得自己的行为受奖励所控制。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受奖励所控制,是因为奖励才产生的,那么内在动机就会下降;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并非是受奖励所控制,而是一种自主选择,奖励只是行为的附属品,那么内在动机不会下降。

就比如,有的父母以手机、电脑等物质奖励孩子考高分,如果过分强调物质奖励,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考高分的意义就是拥有好的手机或电脑,努力学习认真考试都是外部要求的控制,那么就会降低内在学习动机。

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努力学习考高分是因为自己本身想要学得更好做得更好,手机、电脑等物质奖励就不是控制而是一种反馈,那么内在动机不会降低甚至可能会增强。

信息因素,就是让我们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成败,主要包括物质奖励所传递出来的关于我们胜任力的信息。

如果某一物质奖励让孩子获得了关于自己学习方面胜任力的正面信息,那么孩子会学习的胜任感增强,从而推动内在学习动机增强;

相反,如果孩子获得了关于自己学习方面胜任力分负面信息,那么他的胜任感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内在学习动机降低。

举个例子,比如某中学规定年级期末考试前十名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学金。

如果某个学生获得了这一奖学金,说明在这一学期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很优秀,于是获得奖学金带来的胜任感,增强他的学习动机;

相反,当他没有获得时,就说明他这一学期还不够好,会产生不胜任感,从而削弱他的内在学习动机。

物质奖励是否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关键在于孩子如何看待物质奖励带来的控制和信息两大因素。

奖励可以有,但是要有策略哦!

家长要从淡化物质奖励的控制因素以及增强孩子对学习的胜任感两方面来入手,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设置合理的奖励方式。

家长少采用事前许诺的奖励方式,多采用事后意外的奖励方式。当使用事前的奖励方式时,也应淡化关于奖励物的信息,尽量避免让孩子将学习行为与物质奖励等外在动机过多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及时进行积极的反馈。

反馈要明确、具体和及时,在反馈中还应隐含着“如果付出努力,在将来就有可能成功”等这样的信息。

第三,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积极归因。

在对学习行为的原因进行归因时,引导孩子进行内部归因,淡化外在动机包括像物质奖励的控制因素,给孩子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而不是用强迫的方式限制住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样做有利于孩子的内部归因。

第四,促进孩子深入理解学习的意义。

引导孩子思考学习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主动寻找、分享学习中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向着更高的学习境界看齐,使孩子的学习经常有一股动力,有一种向上的鞭策力。

如果非要给孩子一些奖励,最好是一两本新书或其他学习用具之类,不要让孩子单纯地将物质因素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孩子的学习还是得要靠自主,家长的奖励要适可而止,也要策略得当。

特别推荐

孩子厌学、情绪化、考试压力

同学关系、亲子冲突、家庭教育问题

公众号搜索“知子花家庭教育”即可关注我们

知子花小助手 微信:Lifetree-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