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及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称之为二十一天效应或二十一天法则。在这二十一天里,实则是一个“反应(R)——刺激(S)”这一个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循环过程。人们在尝试一项新的习惯(R)后,往往会伴随全新的人生体验(S),这种体验再反作用于习惯,即给予强化,以增加期望行为的产生频率。如此以往,最终人们会养成新的习惯。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刻意、不自然”。因为本身固有的坏习惯和理念,人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与过去的坏习惯和理念说“再见”。同时,这些坏习惯和理念的固有痕迹依然深深扎根在人的身上,如同汽车刹车需要制动过程一样,我们改变这些坏习惯和里面也需要时间。而且制动过程汽车轮胎行驶过的地上也会有长长的痕迹,这也象征我们改变这些坏习惯和理念需要经历“阵痛期”。
第二阶段:7-21天。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刻意、自然”。经过一周时间的适应,改变坏习惯形成新习惯所带来的“阵痛”我们已经逐渐适应,但是,此时我们还不能高枕无忧,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一旦大意,这些坏习惯和理念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卷土重来。这一阶段,也是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可能会懈怠,可能会面临各种诱惑,倘若一个不慎,就会重蹈“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覆辙。
第三阶段:21-90天。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无意、自然”。经过前两阶段的改变和适应,现在属于新习惯形成的稳定期。我们已经将这些新习惯和理念进行内化、吸收,不需要刻意去提醒自己自然而然就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如同抬手看表一样习以为常。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习惯和理念都适合利用二十一天效应来养成。笔者结合自己经验,主要如下:
一、目标一开始不要定的太大,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一般以“跳一跳能摘到果实”为宜,类似教育学中“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像中国首富王健林先生所说的一样,先定一个小目标。定小目标的好处,一方面是将大的目标合理进行拆分,这样就会使目标的达成难度大大降低。另外一方面,在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无形中也会强化自己的自信,给予继续前行的动力。
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强化的使用。一开始,可以采用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等具体实物来进行自我强化。慢慢,可以过渡到给自己放假等精神强化物。除此,也要善于借助于榜样的力量,通过观察榜样采取同样或类似行动所带来的结果而受到强化。
三、务必要持之以恒。往往一开始都是热情高涨,兴趣使然。慢慢的,热情减退,兴趣不在,再有诸如今天学习工作太累今天就算了的之类理由,然后今天就放弃了。要知道,当你第一次放弃的时候,一旦开了先河,如同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前所作的努力,尽付东流。
这是笔者头条号的第一篇文章,准备以实际行动来验证下自己能不能坚持这二十一天。与诸君共勉,愿各位都能完成自己所定的小目标,然后一步步完成人生的大目标,最后走向人生巅峰,迎娶(嫁给)白富美(高富帅),想想都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