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渴望受到尊重与重视。
但往往事与愿违,说的话从来没人在意,也没人愿意聆听你的想法。
发表一个建议,不是使场面变冷,就是受到众人的嘲讽。
可明明有时,是相同意思的一句话,由不同的人再次说出,却有不一样的效果。
被众人围绕的,永远是别人,自己的渺小如蝼蚁,根本没有人在意。
连愤怒,都吸引不了目光的真正注视。
心理往往会生出一种无力感,长期下来,便会变得沉默、抑郁。
三点原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来看看下面3点:
一、圈子属性在变化
圈子本质上说,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根据不同的爱好兴趣,可以组成的一些读书会,音乐会等等。
也有根据利益关系,或地域关系组成的一些利益圈子。
这类圈子,往往排它性很强,有各自所谓的敲门砖。
我们常人所接触的大多是朋友圈。
这个朋友圈,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二、利益化的重视
上学时,是兴趣爱好臭味相同,没有太多利益的掺杂。
而现在朋友圈里,往往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有价值的人。
可能他在政府单位上班、可能他是某所名校的老师、可能她是市医院的产科主任等等。
有没有价值,决定你说话的力度。
如果你的朋友全当了小老板,而你还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家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你的声音注定只能响在角落里。
这里的价值,还体现在这个人的能力上,甚至是颜值。
三、性格问题
如果,你与这个圈子有一样的兴趣、价值、能力,可依然不受重视。
那很有可能,是性格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老好人,你守不住自己的界限,依然是得不到尊重。
心理学上已有表明,人的价值体现在距离上。
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能什么事都热情的帮忙,那样体现不出你的价值,也得不到圈子的重视。
你在这个圈子里,唯一的价值,也就是为他人提供帮助了。
结果吃力不讨好。
真诚以待人活着,就有被他人重视、尊重的心理需求。
这会令人感到愉悦,也会体现出自己的重要性。
甚至在职场上,一些老油条为了体现自己的重要性,遇到问题时才会压轴出场。
这都是心理学上的小窍门。
不管怎么说,打铁还要自身硬,一方面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方面还需要漠视这种需要。
这样前后不是矛盾吗?因为有些人,实在太尖。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双方都应该做到真诚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