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心理学,你一般会想到什么?
很多人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是通过看书、电视剧等方式去了解心理学是因为他们想更了解自己,想懂得和掌握一些日常交际上人们的心理。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本书也是和心理学有关系的,不过是它下面的一个分支——行为心理学,书名是《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
其实刚看到书名那会儿,我是这样想的:
不过看下作者是出版过《正能量》和《怪诞心理学》的怀斯曼教授,就觉得这股标题党的味道淡了不少。
撇开书名中的形容词,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个名词——行为心理学。
那什么是行为心理学呢?用官方又不是特别苦涩的句子来说,行为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看着这解释有点晕晕的?没关系,下面三个实验跟你“说人话”。
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最初,巴浦洛夫每次给狗喂食(吃肉),狗都会流口水。这从另一方面也能证明狗是健康的。
然后,巴浦洛夫每次给狗喂食前都会先按蜂鸣器再喂食。再后来即使狗听到蜂鸣器的声音却没有看到食物,也会流口水。
类似的条件反射还有望梅止渴、杯弓蛇影还有惊弓之鸟。
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实验室的儿童观看成人对玩偶进行攻击的情景;控制室则观看成人平静地对待玩偶。随后,将这两组儿童分别带入两间房间玩娃娃。结果发现实验组儿童的攻击性比控制组儿童的攻击性要多得多。
实验延伸:
A、B、C三组儿童,都先观看了一名成人对玩偶的攻击。
随后,A(奖赏)组的儿童看到是成人获得奖励;B(惩罚)组的儿童看到的是成人受到了谴责;C(无强化)组看到成人并没有任何奖惩。
之后让三组儿童各进入游戏室,里面有那个成人玩过的玩偶。结果发现,A(奖赏组)、C(无强化组)的儿童攻击行为要远远高于B(惩罚组)儿童。
然后告诉儿童,如果他们模仿成人的行为就会得到奖赏,再记录他们的表现,结果发现三组攻击行为差不多。
实验表明,模仿反应的获得是不受示范者(成人)是否受到奖赏或惩罚的影响。
而惩罚组儿童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而在有诱因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这说明惩罚组儿童已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攻击行为,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替代惩罚(谴责成人的行为)只是阻止了新行为(儿童攻击娃娃)的操作,而并没有阻止这一行为的习得。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否及何时表现,决定于儿童对行为后果的预期。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个实验和刚刚给大家说的第一个实验有点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经典条件反射是非自愿且先刺激后反应(即狗听到蜂鸣器的声音→流口水),操作性条件发射是对象是自愿的,并且先反应后刺激(如当小狗遇到客人来时,又摇尾巴又跳来跳去,有时甚至举起两只前爪作揖。当小狗表现出作揖动作后,客人便给小狗喜欢吃的食物作为奖赏。如此反复多次呈现后,小狗见得客人后作揖的行为频率便会增加了,经过不断的强化,小狗便学会了给人作揖)。
以上是三个在行为心理学方面比较著名的实验,它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回归一下本周主题——《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全书一共十个章节:
1. 快乐:事业和生活中的原动力
2. 说服:面试和社交中的影响力
3. 魅力:恋爱和约会中的吸引力
4. 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
5. 性格:对自己和他人的洞察力
6. 压力:对焦虑和重压的抵抗力
7. 激励:对目标和未来的控制力
8. 婚姻:家庭和夫妻间的粘合力
9. 教养:养育和教育里的平衡力
10. 创意:工作和生活中的创造力
接下来一连几天,请跟着我的步伐来读读这本书,看看有哪些心理学技巧能即学即用~
From 思酷内容部
思酷:专注于一体化移动学习 官网
http://www.scho.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