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产家庭对子女教育最为焦虑?

作者:麻辣婶 2017-08-15阅读:703次

“每个中产家庭里,都有一个缺位的爸爸,和一个焦虑的妈妈”。如何解决这种焦虑,怎样培养和建立下一代的软实力,以保证下一代不滑出中产阶层呢?

为什么中产家庭对子女教育最为焦虑?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育儿事务渐渐不再繁重,父母的生活重心从孩子的饮食健康转向了教育教养。父母不仅需要持续提供优质饮食和温馨环境,还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归属感,既要教他们学会自尊、获得自信、发展能力,也要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目标。

在这整个教育过程中,父母们的压力和烦恼只会有增无减。

从孩子开始学会互动的时候,父母就会开始在内心暗自纠结:到底要执行怎样的教育方略?快乐教育和严苛教育选哪个?糖果和大棒要怎样应用?

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让家长迷离双眼,变幻莫测的教育政策令父母摇摆不定。当童年快乐和未来成就难以兼得,烦恼的父母更加无时无刻不被拷问内心。

教育不是孤岛,它背后连接着多种学科。教育关乎经济学,比如父母的经济社会背景与孩子未来成就密切相关;它也有关心理学,比如原生家庭会通过影响一个人的心理,而影响他未来的行为观念和人际关系;它又与神经科学密切相关,比如家长的许多行为都会作用于孩子的大脑,从而彻底改变他的能力和行为。

仅仅这些教育知识的学习,就足够让家长们头大。除此之外,还有太多教育悖论需要鉴别,太多教育陷阱需要避免,也有太多教育目标想要实现。

在所有为孩子教育头大的家长中,中产父母的烦恼恐怕最多。他们的物质条件能让孩子衣食无忧,他们的学历水平足以提供良好家庭教育,但他们阶级属性和未来目标,决定他们不止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还更加关心下一代的社会地位。

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独立而幸福的人吗?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那么幸福也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不过,这种恐慌并非对于自己,而是对下一代的出路。因为中产人群自身所持资源和财富,已经足够自己和家人过得不错,他们只担心,未来房价高企、中产门槛调高,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连中产这一层都爬不上去。

如果没有孩子,就不会有这一系列的烦恼;如果不是中产,父母们也不会如此纠结。

为什么中产家庭对子女教育最为焦虑?

中产家长的焦虑源头——软实力的不可继承性

中产家长们为孩子焦虑的根源在哪里呢?

总体说来,还是因为中产家长大多通过学历、知识、能力等软实力赚得家业和地位,而很少是上几代的资本积累。除了一些企业主,大部分中产父母都受雇于他人,手中能变现的资源,以及可以让孩子继承的财产,可能并无法确保孩子一生无忧。

名校文凭、MBA学历、职业经理人职位,还有颇具时效性、行业性的人脉网络,这些帮我们自己迈入中产阶级的“门票”,哪一点可以世袭?

父母的软实力尚且需要通过用心教育、资源投入来转化成孩子的能力,其投资回报率和能力转化率又有太多不确定性。

没错,我们可以保证孩子从小拥有不错的生活水平,但当孩子成年、开始独立,我们还能确保他们持续高水平的生活吗?

未来的时代,要想让孩子获得同样水平的财富、地位,需要走得更难、付出更多,而由奢入俭难,怕就怕在孩子如果大学毕业时必须先吃点苦,而彼时这些从小喝进口奶粉长大的孩子,会开始怀疑父母的教育能力,继而以脆弱的意志和身躯向挫折投降。

孩子能不能成为财富独立、人格独立、生活独立的人,相信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很多家长心头。

几年前,父母可能还能利用积蓄为孩子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可现如今面临疯魔般上涨的房价,中产父母连最后一点希望几乎都要被剥夺;前些年,大学文凭还有些分量,可高校大量扩招和学生质量下降带来的学历贬值,让家长们开始集体瞄准名校,纷纷寻找适合孩子的名校之路。

为了下一代不至于滑出中产,家长们只能牢牢抓紧教育这条绳。于是,他们对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照单全收,向种类纷繁的培训课程交出钱包,又读了无数教育鸡汤、买了成堆育儿书籍。

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有限资源,换成无止境的补习课、昂贵的乐器、不菲的夏令营以及名校的通知单。

慢慢地,家长们形成了“投入就能起到作用”的思维习惯。为了对孩子教育投入更多,挣钱养家的爸爸们变成了“影子父亲”,父爱缺失加剧亲子关系淡薄和夫妻关系失衡;心系教育的妈妈们托着几乎全部家庭责任,在事业阶梯上爬得辛苦又内疚。

正如此前大火的一句话,“每个中产家庭里,都有一个缺位的爸爸,和一个焦虑的妈妈”。

我们自认为已经为了孩子倾尽全力,所以孩子理应尽最大努力获得成功。高学历的中产家长即使不会像底层家长一样,对孩子苦口婆心“改变家庭命运”,可他们询问孩子成绩时热切的眼光、面对孩子不佳成绩时的失望神情,以及孩子表现不完美时父母自己都觉察不出的责备口吻,都会成为一层层无形的砝码,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他们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努力挣钱,要求孩子成绩拔尖、才艺出众、能力超群,名校分数只是底线,未来还要获得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长长的人生清单等着去完成。不过,我想说的是,父母要求自己和孩子进步一点没错,更值得担心的是要求过了度、压力超了限,不仅父母自己的私人时间被严重压缩,孩子也会因为过度关注而倍感沉重。

中产家庭的压力,抑郁问题的源头

根据国外心理学家Suniya S. Luthar多年研究,越来越多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罹患抑郁和焦虑症,他们出现酗酒吸烟、毒品滥用、饮食紊乱(暴食症&厌食症)、自残行为,以及偷窃、欺诈等违规行为的几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两倍。

尤其在青春期阶段,这些孩子的问题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可以说,这一代家庭富有、父母高知的年轻孩子们,比过去的几代更为脆弱。

一般来说,父母高学历、高收入、非单亲等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指标,以及父母高参与度下的爱好培训、社交锻炼等活动,都是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眼中,对孩子未来成就大为利好的因素。可为什么这些中产家庭手中的好牌,却会把孩子打成抑郁的问题少年呢?

这也是问题发现者Luthar教授心中的疑虑,通过她数十年对此问题的探究,答案显而易见——这些出现问题的孩子,绝大多数平日的时间都被各种竞赛、训练和社交活动占据一空。父母则见缝插针地带孩子奔赴于五花八门的课外班,在车上吃饭小睡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饭。焦虑的中产父母施加的这种高度压力、对孩子的高要求,还有伴随而来的批评、责骂等负面反馈,也因为父母舍弃个人生活围着孩子一个人转,让他们感觉自己负担了过多的爱。

这些孩子从小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也就承担最高的成就期待,以及相应而来的最大程度压力。

我有一个朋友,在国内top大学top学院读书,是个性格活泼、乐观向上的女孩子。她妈妈对教育非常上心,教育方式中严苛多于宽松,生活工作之余就几乎全是孩子。

而她爸爸则完全不同,家庭、工作之外还有一个自己的精神世界,婚前爱好一项不落得坚持到有孩子以后,想到什么就去做,从不会思前想后。也许是深受爸爸的浪漫主义影响,这个姑娘的生活态度也很是豁达。

面对妈妈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她曾在上大学前找妈妈严肃谈话:“妈妈,你真不能把我当作全部,因为以后你不会是我的全部,这并不公平”。

她无比感谢妈妈对自己的教育和付出,但也难以承受过多的爱带来的债务感。我想,她对妈妈说出的心声,也是很多中产家庭中的孩子想说的一句话。

过度教育,甚至到了失去自我生活的地步,实际上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总想全权料理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其实也是因为父母自己的控制欲。

从小备受父母压力的孩子们,就非常容易在刚进入初中阶段,也就是13岁时开始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

青春期孩子开始追求外界认同、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也更为关注身边的同龄人,并逐渐意识到社交圈中传导开来的“同辈压力”。父母此时的批评容易使孩子发展出负面的自我认同,并促使他们对自己要求过高,从此难以对自己满意。他们的情绪找不到宣泄口,就会出现抑郁先兆,或者以偷窃、欺骗等不良行为缓解精神压力。

重视教育的中产家长们,虽然会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也会注意对孩子温柔相待,但这种积极举措,其实并无法将孩子承受的压力和批评一笔勾销。

为什么中产家庭对子女教育最为焦虑?

焦虑的中产家长最易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焦虑的中产家长还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将孩子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从青春期开始,很多从小生活富足的孩子就会慢慢意识到金钱的力量。从小目睹父母为自己买这买那,并要求自己考取名校、获得工作、换得物质,他们会渐渐相信,人生的终极幸福,就是一条通往金钱的单行线。

这些孩子明白,为了让自己成为和父母一样,或者超越父母的有钱人,就要先进入一所声望高的名校,再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简历光鲜又好看。

所以他们会追逐一些看起来“很有用”的事情,拓展“很有用”的人脉,进入“很有用”的圈子,也就是成为国内外教授痛心疾首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被父母期望和自我要求赶着往前跑,以至于常常忘了自己为什么而跑。

很多对文学、物理、艺术或考古有非凡兴趣的孩子,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可能都会因为与父母的分歧而产生矛盾,因为父母会认为,既然分数足够,为什么不去商学院、法学院这些出路更好的地方呢?兴趣是什么?上一代需要有足够的风险抵御能力,才能保证孩子追逐看起来“很无用”的兴趣同时,还能拥有不错的生活水平。

当社会讨伐名校将学生培养成缺乏情怀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时,家长其实也应该思考——当我们迫切希望孩子进入名校、成为人生赢家时,是不是也在潜移默化间传达了成人社会中功利的价值观呢?

与其焦虑,不如在该放手时放手

即使家长学历、财富、背景,以及他们为孩子设置的“全方位覆盖”的生活、学习情境都显得非常完善,但在家长的焦虑情绪和过度教养的作用下,这些项项占优的因素都将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家长持续以爱之名传达焦虑,并不断过于强调名校、地位、成就、成功,反而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比起平庸,相信更多家长更不能接受孩子抑郁或者堕落。国外已经有很多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滥用大麻、频繁犯罪,而在中国,抑郁、焦虑、自我评价低、过于完美主义可能是中产孩子的通病。近几年出现的优秀孩子突然自杀事件中,不少看似完美的孩子,其实都成为了“完美”的受害者。

现在的孩子,就是未来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和心理状态,都会深刻影响未来的教育、政治、经济领域的基本理念,我们谁都不希望他们脆弱而不幸福。

当我们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自私又冷漠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想想,当我们投入过多的爱并要求孩子也回报同等程度时,自私的到底是谁呢?

拥有个人生活、追求个人目标的父母,只会让孩子觉得很酷。他们会在模仿父母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理想抱负,并学习父母的行为付诸努力,根本无需因为教育而放弃自己的娱乐爱好和事业目标。

这个社会中,互联网的兴起已经创造了无数全新的职业类型,斜杠青年的增加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出路并非一条单行线。

家长只要帮助孩子进入某个岔路口,确保他们经历了不错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培养,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未来。亲子关系需要慢慢放手,母爱也应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我们曾经访谈了多名在今年考入清北的学生,当说起与父母的关系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父母基本不管我”、“他们基本不会干涉我的选择”,以及“他们不会给我强加什么目标”。

其实,并不是父母不管他们,而是他们的父母采取了“先紧后松”的教育方法。他们的童年中,父母都会非常尽心地温柔陪伴、引导读书,并严格培养他们的兴趣、礼节、良好习惯和自律精神,在孩子懒惰、懈怠和行为不良时则立即修正;从初中开始,父母就会逐渐放手放权,将大事小情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我们无法明确告知每一位家长如何才能不焦虑,也从不鼓励家长遵循“快乐教育”的理念,只是希望你们知道,有了孩子,就有了烦恼,这就是生活。

教育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力市场的走向风云莫测,从孩子很小时就忧心太多,只会给自己添堵。我们不妨在静观其变的同时,也考虑清楚,什么品质、能力才是未来世界的万金油,能让孩子经得起任何时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