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对30岁的IT男小王来说,成了“情人劫”。原来,前两天他与女友登门拜见未来岳母,原本信心满满的他,被准岳母言语中暗示长得比女友的父亲还成熟,让他尴尬不已,还偷偷劝女友和他分手。而罪魁祸首就是他那日渐稀疏的头顶。
30岁以后,不论男性女性,头发都大把大把地脱落,很多人因为头发稀疏而变得自卑,而且脱发现象也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美国脱发协会的数字称:在美国,35岁以后,66%的男性、40%的女性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脱发。
美国丨35岁后,男女都会脱发的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发表在《基因与发育》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发现了白发、脱发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起初进行了一项关于1型神经纤维瘤病(一种肿瘤原发于神经的遗传病)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该肿瘤生长的机制。
然而,在研究过程中确定了发生脱发和白发的过程,这一发现或许能帮助找到一种治疗脱发和白发的新方法。
美国脱发协会的数据称,在美国,35岁以后,66%的男性、40%的女性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脱发。一项研究发现,全世界约有50%的成年人在50岁的时候会生出白发。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脱发和白发是衰老的象征,但依旧为它们烦恼不已。
研究人员称,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异常特定蛋白(KROX20)和干细胞因子(SCF)对脱发和长白发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希望在未来能够研制出一种局部用化合物,或是能够安全地将必需基因传递至毛囊以矫正这些美发问题。
案例丨34岁男博士毕业后成“光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地中海”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现在不少人正值青壮年的人头发也越来越稀薄。
今年34岁的小刚(化名)是一名大学老师,两年前,因为写博士论文压力大,他发现自己原本又黑又浓密的头发开始逐渐变稀少了。有时,只要稍微用手挠几下头发,他就感觉头发像头皮屑一样纷纷往下掉。
小刚的同学调侃他说:“这老婆还没讨到呢,就感觉像五六十岁了。”由于年纪也不小了,他开始一边治疗一边相亲的日子,可相亲数次都没有成功,原因就是他的头发问题。随后,小刚博士毕业了,他头顶的最后几根稀稀落落的头发也全部掉光了。
数字丨每5个男性中就有1人头发少
男性型脱发是世界性的皮肤科问题,占所有脱发类型的95%。目前,我国总共有高达1.3亿的男性型脱发患者,即每5个男性中就有1人头发少,且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曾对1280名患者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面对脱发,虽然有76%的男性型脱发患者有治疗意愿并主动采取措施,但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不足三成。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在有意愿的患者中,六成以上存在治疗误区,主要包括:使用宣传有生发效果的洗发水,服用补肾偏方和去健身中心。这些误区导致的结果是超过八成人都不满意目前的疗效。
51.8%的男性型脱发患者有家族史,国外研究证明,祖辈有脱发者的男性型脱发患病率约是常人的2.5倍。这是一个遗传性倾向疾病,但不是100%的遗传,对此国内还未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疑惑丨女性为啥也脱发?
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都市女性一觉起来,都会发现有大把大把的头发掉落。除了遗传因素,这跟工作压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国外学者认为,职业女士血液中所含的雄性激素,常常比家庭妇女多。正如险情会使人体内充满肾上腺素一样,竞争性的职业压力也会使人体血液中的雄性激素增加。
这种雄性激素与情绪激动、精神压力有关,而雄性激素太多,会引起女士发生整个头发变稀的男性型脱发:精神压力会影响到毛囊、肌肉、神经和皮肤,使向毛囊输送给养的徽毛细血管发生收缩,这样就限制了抵达头发的氧和营养物的数量,在长期持续不断的精神压力下,立毛肌的收缩及供应氧和营养物的血管的收缩将会引起脱发。
精神压力也会影响皮脂腺,使皮脂腺增加油脂分泌。更年期女士激素平衡发生紊乱,毛囊接收着来自激素混乱而致相互矛盾的信号。许多女士随着卵巢机能的逐渐停止,激素平衡暂时转变为雄性激素较多,而引起一种类似男性型秃发的头发脱落。
原因丨与遗传、食物和生活习惯有关
据悉,超过三个月连续每天脱发80~100根甚至以上,就要警惕了。当发现头顶部的头发逐渐变稀、变软、变少,或者出现发际线后移的征兆时,也应该多注意。有家族史,发际线上移了或者是头顶毛发比较稀能看见头皮了,就需要治疗。
目前对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通常是口服加外用,且需长期用药。一般用药半年以后脱发就停止了了,头油分泌减少,有新的毛发长出来。如果毛囊彻底萎缩不能恢复的话可以选择植发疗法。
另外,专家发现,从日常门诊来看,不规律生活、刺激性食物过多摄入、用脑过度……这些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可能诱使雄激素分泌紊乱、头皮血供不足,加重脱发或使其提早发生。精神压力过度是导致掉头发的常见病因,常见如产后掉头发、重病后掉头发、考试后掉头发以及一些担负重大责任的单位负责人或商人掉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