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性微温,味甘,入脾、肺经。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肌敛疮,利水消肿。
《本草备要》称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多糖类、多种氨基酸、甜菜碱、胆碱、叶酸,以及铁、锌等成分。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延缓衰老,有强心、降压、保肝、利尿的作用;能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代谢,对肾炎蛋白尿有消除作用。
黄芪为常用补气药。适用于气虚衰弱,疲倦乏力,自汗盗汗,容易感冒;纳食减少,慢性泄泻,胃下垂;脱肛,便血,子官下垂,月经量多如冲;疮痈肿毒,脓成不溃,久费不愈;气虚水肿,以及一切血虚气弱等症状。内服煎剂,常用剂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120克;也可入丸散中用。
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方面则生用。如炙黄芪配甘草、红枣,水煎服,可用于诸虚不足、肢体困倦、面色萎黄、疮疖痈肿;黄芪配当归,水煎服用,对气血两亏、妇女产后虚弱尤有功效,并可用于肌肤燥热、面红目赤。
凡咳嗽多痰、食积胸闷、感冒高热、阴虚内热、热毒疮疡初起者,均不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