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备要
1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在众多引起胆汁反流的病因中,以情志不遂者最为多见,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胃主受纳,以通降为和,情志抑郁,恼怒伤肝,则肝失疏泄,胆亦随之疏泄失常,横逆犯胃。叶天士曾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又谓:“凡醒胃必制肝”。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基本病机是肝胃不和,气机升降失常。有鉴于此,单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善从肝论治。临证强调调肝要结合和胃,和胃又必须结合调肝,而疏肝和胃时又注意升降润燥。
2疏肝理气为要,谨防伤阴耗液
“治胃勿忘肝”,叶天士“忌刚用柔”法则,治胃用药以“不损胃,不破气,不滋腻”为原则,主张升阳不过于温燥,滋养胃阴宜清淡而不滋腻。调气药的选择如木香入胃,香附入肝,若有化热之象则用金铃子散,寒热夹杂者可并用之。肝气郁结,嗳气频作,宜用佛手、绿梅花、玫瑰花等。着重调整脏腑之间的升降功能,用药以轻灵、流通见长,强调治实不宜峻攻,补虚切忌滋腻。
3苦寒中病即止,饮食清淡自养
初期患者有的表现为肝胆郁热较重,会用到黄芩、枳实、大黄等苦寒泻下之品,单教授非常重视顾护胃气,谓清热苦寒之品不宜久用,以防苦寒太过而败胃。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苦寒中病即止,饮食宜清淡,心情宜舒畅。
4胃气贵在和降通畅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所致;胃气宜通宜降,胃的所谓通降即通畅和下降之意,是其生理特性之一。水谷进入胃,经过胃的受纳和腐熟作用后,必须继续通降至小肠,传导化物,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通降为顺,胃肠虚实更替,以此维持胃的正常受纳作用。另外,胃的受纳通降功能与肝之疏泄,脾之运化关系最为密切,胃失和降不仅能导致中焦气机不和,而且能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肝失疏泄和脾不运化也最容易招致肝胃不和及脾胃失司,因此,保护胃气通降实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也正由于此许多医家强调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应采取以“通”为主的治法。
单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以气血为主,治从通降入手,用药以轻灵流畅见长,主张在动态中辨证施治。把“胃宜通降,脾宜升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及“升清降浊”作为指导临床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理论依据。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过程分为气滞、郁热、阴虚、阳虚与血瘀五种类型。采取以“通”为主的治法。通即调畅气血,疏其壅塞,消其郁滞,秉承胃腑下降之性,推陈出新,导引胆浊壅滞下降,给邪以出路。胃腑实者,宜消积导滞;去除其邪,不可误补。胃气虚者,气机不运,虚中有滞,宜补虚行滞,而不可壅补。在调气方面,不仅应当疏肝气,升脾气,降胃气而且还需要宣肺气。认为宣肺气伸其治节,可调升降,运枢机,肺气疏畅,则肝郁得解,诸郁皆因而愈。常用紫苑、桔梗宣泄肺气,升麻以升脾气,疏肝气常用绿萼梅、玫瑰花、佛手花、合欢花等,降胃气常用莱菔子、决明子等。即使是脾胃虚弱证也须“补中寓疏”或“疏中寓补”。
5胃属阳腑,喜润喜柔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燥胃湿,燥湿相合,相互为用而既济。胃属阳土,有受纳、腐熟的功能,胃喜润,津液充足、消化液分泌旺盛,功能始能正常。胃为燥土,所以其病理变化容易表现为胃燥、胃热、胃火等,所以在治疗之时应注意顾护胃阴。叶天士尤重津液,他倡用“辛润通阳”、“辛酸两和厥阴体用”、“因惊动肝、肝风震起犯胃,麟昔液衰,难用刚燥,议养胃汁以熄风”等治法。单教授常用南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百合等滋阴润燥,可合用乌梅、白芍等酸味之品,遵《内经》“酸甘化阴”之旨,使“甘得酸助而阴化无穷”。当胃阴亏虚之时,病情亦较深重,阴液难速恢复,治当缓图,不可多用滋腻碍胃之品。为防阴柔之品凝滞胃气,应尊叶天士“忌刚用柔”之要旨,少佐佛手、绿萼梅、玫瑰花、合欢花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
验案举隅
1肝胆湿热轻症案
周某,男,25岁。初诊:2011年8月23日。主诉:晨起恶心欲吐一月余。病史:患者一月前突感胸闷不适,晨起恶心欲吐,在宿迁人民医院查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经当地治疗未见好转。现患者晨起恶心欲吐,无食物吐出,口干口苦,二便尚调,余无不适,舌红苔黄腻,脉细弦。诊断: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呕吐,证属肝胆湿热轻症。予黄连2g,苏叶5g,吴茱萸1g,白蔻仁2g,竹茹5g,法半夏3g。14剂,每日1剂,泡茶少量频饮。三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服用3剂后症状减轻,14剂后已无恶心呕吐感,三月来症状未作。
按:本案单教授抓住主证,患者恶心欲呕,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辨为肝胆湿热,横逆犯胃,胆邪上逆胃镜见胆汁反流,胃气上逆而作呕,湿热较轻故恶心欲吐,无物吐出。故治疗用加味连苏饮,黄连清泻肝胆湿热,苏叶调理肝胃气机,吴茱萸疏肝降气,白蔻仁芳香化湿降逆止呕,加竹茹清胃热,法半夏和胃气,共奏清热化湿,疏肝和胃之功。方药对症,故14剂症状消失。
2肝郁气滞案
周某,女,62岁,2010年10月9日初诊,因“胃脘不适2年余”来诊。患者两年来时有胃脘不适,食后益甚,食少,泛酸,右胁下疼痛,每因情绪变化而症情加重,口干口苦,夜寐尚可,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细弦。2010年8月30日曾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诊断为肝胃不和,治以疏肝和胃,方于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处方:柴胡5g,炒白芍15g,黄芩10g,炒白术10g,仙鹤草15g,薏苡仁15g,金钱草15g,莱菔子10g,决明子10g,并嘱其心情舒畅。连服14剂之后,患者觉右胁下疼痛缓解,食欲改善,大便仍干结,2-3日1行,自觉畏寒,加大腹皮10g,肉苁蓉10g,以通降,续服1疗程后症状消失,大便正常,胃镜复查示: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已无。嘱畅情志,禁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按:患者肝胃不和症状典型,有右胁下疼痛,情志变化加重,口干苦,大便干,脉细弦等证,故投柴胡疏肝散14剂症状减轻,再服1疗程后症状消失。本例治疗重点一是疏肝和胃,肝气疏泄正常则胆液排泄归于正常;二是保持大便通畅,使胃腑通降,胃腑以通为用,以通为顺。
3寒热错杂案
关某,男,34岁,2012年2月8日初诊,因“自觉胃寒3年”来诊。患者自觉胃中寒冷,厌食生冷,无泛酸,时有嗳气,口苦,小便黄,受凉后易于腹泻,平日大便不成形,日行1-2次,1年来体重下降6斤左右,2011年查胃镜:胆汁反流性胃炎。舌红,苔薄黄。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错杂。治当辛开苦降,方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太子参10g,炒白术10g,法半夏6g,干姜2g,黄连2g,仙鹤草15g,薏苡仁15g,葛根10g,炙甘草5g。14剂,水煎服,1剂/日。和胃胶囊 4粒 tid。
药后患者胃中寒冷感好转,口干口苦较前明显,小便黄,余证同前,前方分别加入麦冬15g,玉竹15g,车前子15g,黄柏5g,人中白10g等养阴,清热利尿等品。经治疗2月余患者诸证好转。
按:本案患者胃寒症状较明显,如胃中寒冷,厌食生冷,受凉后易于腹泻,平日大便不成形,日行1-2次,看似一派寒相,但单老仔细追问下患者尚有口苦,小便黄等内热征象,故予半夏泻心汤寒热并举,14剂后患者胃中寒冷感好转,内热征象显现,口干口苦较前明显,小便黄,故加入养阴清热药调理两月余而好转。
4脾胃虚寒案
王某,男,55岁。初诊:2012年10月24日。主诉:胃痛10年。病史:胃痛10年,2010年11月查胃镜示: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Hp(+);病理:轻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6年前因胆囊萎缩曾行胆囊切除术,受凉或饮食生冷即便溏,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怕冷,舌淡,苔薄白。药以附子理中丸加减,并佐以清肠化湿之品。诊断:中医诊断:胃痛(脾肾阳虚),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处方:制附子5g,党参10g,炒白术10g,山药15g,炒薏苡仁15g,马齿苋15g,建曲12g,干姜3g,补骨脂12g。
二诊:2012年11月7日。患者药后尚合。晨起饭后便溏,先干后稀,怕冷,舌淡,苔薄白。药以附子理中丸加减,并佐以清肠化湿之品。处方:制附子5g,党参10g,炒白术10g,山药15g,炒薏苡仁15g,马齿苋15g,建曲12g,干姜3g,补骨脂12g,石榴皮10g。后随访得知因单老处挂号较困难,一直服用前方2月余,大便好转,怕冷症状亦减轻。
按:本例患者虚寒症状明显,如受凉或饮食生冷即便溏,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怕冷,舌淡,苔薄白。故予附子理中汤加减化裁,脾阳虚弱日久易及肾阳,故稍佐补骨脂意在补肾,先安未受邪之地,患者药后便溏好转,故原方再加石榴皮涩肠之品。方药对症,守方3月而获效。
单兆伟教授桃李满天下
单兆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10月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1965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师从著名脾胃病专家张泽生教授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名中医。曾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40名,硕士研究生45名。
此文整理者:单兆伟教授的学生: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