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阳气内敛,寒气上升,一旦受寒气入侵,容易伤及五脏。中医道:秋天一碗汤,不用医生帮!在秋天经常喝汤,你会受益无穷!
功效:润肺止咳、除热降燥
推荐人群:秋季因天气干燥而出现咳嗽、痰多的人群
材料:剑花80~100克,蜜枣3个,猪肺1个,陈皮一角、生姜3片。(3~4人量)
做法:剑花、蜜枣、陈皮浸泡至软,洗净,剑花切为2~3段;将猪肺的喉管接入水龙头中,灌入清水后倒出,反复多次直至猪肺变白,切为厚片块,用手挤洗干净,与生姜一起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再捞起过冷水;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ml,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1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点评:剑花又名七星剑花,性凉味甘,功能清热痰、除炽热、润肺燥,《岭南采药录》说它能“止气痛,理痰火咳嗽。”蜜枣性平味甘,功能益气生津、润肺;猪肺性平味咸,功能行气健脾、理气化痰;陈皮在此则增强化痰止咳作用。合而为汤,共奏润肺理气、化痰止咳之功。制作本品,最好选取广东肇庆产的剑花,梧州产的蜜枣,新会产的陈皮,这样能令其品质更为地道。
功效:补阴益气、暖胃开津、止咳化痰、祛风湿、解铅毒等功效
推荐人群: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老人
材料:鹅肉300克、瘦猪肉200克,山药50克,北沙参15克,玉竹15克,鸡汤、胡椒粉、姜片、食盐、料酒适量。
做法:将鹅肉和猪肉切成大块,洗净后放入沸水锅中,大火滚烫1分钟,捞出沥干,均切成肉丝备用;把淮山药、北沙参、玉竹分别洗净去杂,然后装入纱布小袋中,扎口备用。坐砂锅,倒入适量鸡汤或清水,将肉丝、鹅骨和药袋放入,加适量料酒、生姜和胡椒粉,加盖,中火炖煮,至肉熟酥烂,调入食盐混匀即可。
点评:鹅肉的补虚益气、滋阴润肺、暖胃生津功效十分适合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食鹅肉,这样既可补充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防治咳嗽痰多等症,对感冒、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也有良效。山药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润毛皮、助五脏、活筋骨。淮山药指江苏、安徽等地所产的一种山药,通常带紫红色,功效更加。
功效:益智补脑、抗疲劳
材料:金针菇100g、南豆腐500g、核桃6个、瘦肉50g、生姜适量(3~4人量)。
做法:金针菇洗净,瘦肉切片,豆腐切成块状,核桃去壳留肉,生姜切片,在锅中放入清水1.5L,将以上食材全部放入锅中,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继续煮30分钟,最后根据个人口味放入葱花、香油调味食用。
点评:金针菇还有一个别名叫“增智菇”,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含量尤多,能够增强记忆力;豆制品及核桃里面都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于健脑益智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功效:滋阴补中
推荐人群:秋季保健汤水;反复口腔溃疡人群
材料:去壳栗子200g,莲藕500g,排骨300g,生姜数片(3~4人量)
做法:排骨切块放入冷水中煮沸去血水,捞起备用;莲藕去皮洗净切块备用;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中,加入清水2000ml,煮沸后转小火1~1.5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点评:“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干燥的秋天,多吃些藕能很好地起到清热生津、温补五脏的效果,对虚火导致的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板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核黄素),不同于容易在热环境分解的维生素C,核黄素在加热后也能保持性质稳定,能帮助预防及消除口腔、嘴唇、皮肤的炎症反应,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及防止再次发生。板栗和莲藕经过了春雨的滋润,夏日的炙烤,最终在秋季呈现出了最美好的状态。选用这些食材,不仅是健康所需,也是对这些食物的尊重。
功效:清热润肺,除痰止咳
材料:新鲜剑花500g,瘦肉250g,火腿肉50g,生姜数片(2~3人量)。
做法:新鲜剑花稍冲洗,浸泡半小时,然后纵向切条,一朵花大约切6~8条。瘦肉洗净切片,火腿肉切片,生姜切片拍扁。把瘦肉、火腿、生姜先放入汤煲中,加清水1500ml,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约滚30分钟。再放入新鲜剑花,剑花熟软以后,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平常大家用晒干的剑花煲汤,但其实新鲜剑花煲的汤味道更好。剑花因其根系发达,攀爬能力强,霸气十足,故又称“量天尺”或“霸王花”。新鲜的剑花不用加罗汉果、蜜枣等,单纯和瘦肉煲就很清甜。这种搭配不仅美味,还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岭南采药录》里曾提到,“剑花止气痛,理痰火咳嗽,和猪肉煎汤服之”。剑花性微寒,故加几片生姜中和其寒性,便能适合大部分人饮用了。新鲜剑花不用煮很久,刚熟软的时候是最好吃的,大概滚15分钟就好。
功效:滋阴养气
材料:花旗参20g,熟地黄20g,麦冬20g,鸡半只,红枣3粒,桂圆5粒,枸杞10余粒,生姜3片,白酒少许(3~4人量)。
做法:鸡洗净后切件飞水捞起备用;所有材料洗净后与鸡一起放入炖锅中,加清水1500ml,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出锅前15分钟淋上少量白酒去腥调香味,最后加入盐调味。
点评:这款汤来源于清代中医名著《温病条辨》的药方,原本是由人参、天冬及干地黄组成,主效护阴复阳,更偏护阴,对于食欲下降,失眠有很好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为了加强复阴效果,将天冬换成了降心火滋阴更强的麦冬,将人参替换成了清内热补肺阴的西洋参。另外,三才汤最后一款主材料熟地黄性温、味甘,适合补肾益血。
作为家中必备靓汤之一,汤中还加入了适量红枣、桂圆及枸杞,目的是取其清甜甘补之效。
功效:补益脾肾、养心安神
推荐人群:一般人群,肥胖、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材料:鲜淮山250g、百合20g、莲子20g、枸杞5g、红枣4粒、冰糖适量(2人量)。
做法:百合、莲子洗净后提前用温水泡发2小时,淮山去皮切成丁状,在锅中加入1L清水,将淮山、百合、莲子、枸杞、红枣一同放入锅中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煮半小时,最后放入少许冰糖调味食用。
点评:此汤水有名有实,汤中淮山可以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本草经读》里记载: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其为药食两用之品,可经常食用;百合、莲子均可养心安神,让对方在劳累一天后甜甜地睡一觉,对方肯定会为你的贴心而感动,最后点缀一些颜色鲜艳的枸杞、红枣,让汤水色、香、味俱全。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不宜过多食用。
功效:满足阳虚体质吃货的心
推荐人群:风热感冒导致头痛目眩、眼睛肿痛、咽喉肿痛者。
材料:水蟹3只(约250g)、鸡肉100g、鸡蛋1只、生姜数大片、胡椒粉适量、葱花、香菜少许(约3~4人)。
做法:水蟹劏后洗净,鸡肉洗净切块,生姜切大片拍扁,以上三种材料放入汤煲,加入1500~2000ml清水大火煮滚转小火煲1~1.5小时,最后打入鸡蛋搅匀成蛋花,加入适量胡椒粉、葱花、香菜拌匀加入少量食盐即可。
点评:秋天是个吃蟹的季节。水蟹肉很少,很少用来蒸或炒,只能用来煲汤熬粥,非常鲜甜。水蟹性寒,而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阳虚(抗生素的使用、空调冷饮不断、熬夜精神压力等都是造成阳虚的因素,真的很难避免)。所以喝水蟹汤要有点补救方法。就如我们这次是加大了生姜、胡椒的用量,搭配一点相对温性的鸡肉和鸡蛋,最后再用温性葱花和香菜调色。使整个汤不单鲜美,颜色还很丰富。喜欢的话还可以加点红枣、淮山之类的,只要喜欢都可以尝试着搭配。
小贴士:不过虽然有补救措施,也还是悠着点,3岁以下的小孩子和孕早期的孕妇尽量不喝,平常肠胃特别敏感的成人不要大量喝,最好就做成每人一碗的分量过一下瘾就差不多啦。
功效: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材料:五叶神15~20克,水鸭1/4只(约400克),瘦肉50克,生姜数片(约3人)。
做法:将五叶神洗净,水鸭、瘦肉洗净后切块,生姜切成大片后拍扁。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约600毫升,炖约1~1.5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曾有一个朋友送了我一包客家特产五叶神,于是用这种药材煲了汤,汤水鲜美回甘,令我难以忘怀。这种神奇的汤料其实就是绞股蓝,叶子通常拿来泡茶,而梗一般用来煲汤。
老师们有时候因为工作忙,进食不规律,会有胃痛、嗳气等状况;由于需要声音响亮地讲课,多出现咽喉干的症状;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心情郁闷……这些统统都可以通过饮用五叶神汤水来解决。它不仅能补益脾气、益气生津,还有理气疏肝、祛湿活血的作用,兼具“补”和“清”的功效。
小贴士:五叶神性味偏寒,不能久服。煲这个汤时多放几片生姜,可祛寒气。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
材料:龙脷叶10g、南北杏各15g、蜜枣1个、猪腱肉100g(3~4人份)
做法:龙脷叶、南北杏和蜜枣冲洗干净,猪腱肉切块焯水。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2000ml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约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龙脷叶平肝肺之火,去痰,适合热痰咳嗽者。干的龙脷叶非常轻,所以买10g已经足够一家人喝的,太多味道就有点苦了,作为咳嗽的一个食疗是不错的。配合南北杏止咳降肺气的效果更佳。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咳也是其中一种。有时候生气后特别想咳,不是因为“气到肺炸”,而是因为肝火旺,所以这时候用这个龙脷叶,既可平肺火,也能平肝火,相得益彰,加之南北杏搭配,止咳化痰之效力更佳。(综合自燕赵晚报、广州日报、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