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时,食物的搭配和服药的时间,都有讲究。如果食物搭配不当,则会降低药效,促进疾病恶化。如果选对时间,则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所以,喝中药时,要注意以下禁忌:
1.治过敏别吃芒果和鱼
芒果、荔枝属于热带水果。是“发物”,正在服用治疗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中药的人,不能吃。另外,鱼类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
2.肠胃病禁服大蒜
因为,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充血。
3.发物类会促进疾病恶化
肝阳上亢患者:禁吃公鸡肉、猪头肉;
皮肤疾患者:禁吃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
肠胃病患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
4.清热药躲开辣椒
有上火症状的患者,忌吃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因为辛辣食物属于“热性”食物,会加重上火症状。
5.喝中药切忌喝浓茶
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
6.温补中药忌白萝卜
人参是补气的,白萝卜是泄气的。二者同服,会导致药物作用抵消。其他的温补类药物,如西洋参、党参、黄芪、何首乌、熟地 等,都与人参具有类似的功效,不适合与萝卜同服。
7.养胃中药“怕”糯米
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8.温热药最怕冷饮
很多人大冬天还喜欢喝冷饮。这可能使人们的胃肠在不知不觉中变虚。吃太多冰冷食物会让胃的温度下降,不利于消化食物。
喝中药可以放糖吗
以下病症可以放糖:
1.“快病”可以少量加糖。
2.“寒症”可以加红糖。如:风寒感冒。但因白糖性寒,所以,不能放。
以下病症最好不要放糖:
1.肥胖的人不能加糖,否则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付账、消化不良。
2.有上火、便秘症状的患者,不能加糖。
3.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不能加红糖,可以加白糖。因为白糖性寒。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黄金时间
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但也有个别情况。
饭后:五官疾病
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应饭后服药。《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食,后服药”。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也应该饭后服。
饭前:肠胃病患者
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
空腹服:便秘和体质虚弱
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应饭前空腹服用。
顿服:急病
所谓“顿服”是“指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通常指病情较急者,煎好后立即服下,取急病急治之意。一般的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法。
睡前服:失眠、神经衰弱
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应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因为,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如在此时服用滋阴进补药,就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
最佳服用方法:
趁热喝:虽然这是大部分人喝汤药的习惯。但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
温服: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而丸、散一类中成药也应该用温开水送服;
热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冷服: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