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许多疾病都来于自脾胃功能失调后,脾胃一旦虚湿气就会侵入体内。所以日常我们要养好脾胃,不宜吃辛辣、寒性食物,除了忌口以外,还要充足的睡眠。
关于脾胃失调的症状主要有食欲不振,脉虚无力,大便稀溏,胃不好自然就会消化不良,长期下来就会面黄肌瘦,健康和形象都会受损,如何自测你脾胃好不好?
脾湿可分为寒湿和湿热,以下简单的自测就能知道自己的体内是否有脾湿、脾虚。
1.清早洗漱时,看面色和舌苔
早晨眼皮肿,是否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舌苔厚腻?在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2.吃饭时,看食欲
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好象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自检脾胃功能,就能发现你是否脾湿。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
3.工作时,看精神状态
是否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好象不灵活,有头昏沉、易困倦,有时记忆力减退?
4.感觉一下,你的体态
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时浑身酸痛,下肢水肿?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5.入厕时,看大便
大便稀烂不成形,小便少,而且大便完了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黏腻的大便就是脾湿的表现,说明身体消化功能异常。体内湿气过重时,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不净。有些女性白带量多,也是湿气的表现。
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给大家:
1、艾灸
胃脾除湿:用艾条灸中脘穴8—12分钟,或用艾罐灸25—35分钟。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如果体内湿气很重,肠胃不适。
2、食疗
很多食物有祛湿健脾的作用,网上很受推崇的薏米红豆粥,还有木棉花、土茯苓、淮山、白术、扁豆、芡实、冬瓜等都比较常见。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薏米红豆粥的做法:主要有薏米、红豆、芡实、枸杞这些材料。将红豆、薏米要提前浸泡2小时。
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里,加上适量的水,文火炖2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糖不宜多放),即可食用哦。
薏米蜂蜜粥:薏米,百合,蜂蜜适量
制作:将薏米、百合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薏米热烂,参与蜂蜜调匀,出锅即成。
作用: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淋浊、白带等症。
3、刮痧
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4、多动动
平时我们要多运动;特别是夏天尽量少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排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所以,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结语:
知道你的脾胃是否健康没?这些坏习惯你还在做吗?
-----------------------------------------------------
看一篇,长一智。想要了解的更多,欢迎关注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