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造成体内毒素瘀积,3个穴位巧妙除湿,排净体内10年湿毒!

作者:灸大夫 2017-07-01阅读:4174次

仲夏时节已经开始,雨量增多,天地之间湿气加重。江南渐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北方的雨量湿度达一年最高。

人体也一样,湿能伤脾。很多人会感到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很有可能你已经被“湿毒”侵体。

1、观舌辨“湿毒”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所以舌象也是疾病的窗户,通过观察舌象,可以了解我们体内脏腑的健康情况。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体大小适中,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出现舌苔红而胖达,舌边齿痕明显,舌苔厚腻,则可能预示“湿毒”入体。

2、“湿毒”表现及危害

这里所说的“湿毒”其实就是“脾虚湿盛”。脾虚,运化功能减退,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堆积,形成痰湿。具体还有以下表现:

①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②大便粘滞不畅,小便浑浊;

③面色淡黄发暗,胸闷乏力,嗜睡肢肿;

④小腿肚子常发酸、发沉,身体困重;

⑤睡觉流口水,起床时头发昏,耳内湿;

⑥小肚子变大,体型肥胖,人懒不爱动。

如果“湿毒”一直得不到祛除,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痛风和一些并发症。如:痛风肾病泌尿系结石、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者还会导致尿毒症。

因此,一旦符合上面1-2条症状表现,祛湿调理刻不容缓。

3、健脾祛湿有高招

艾妹推荐3个妙招,及时有效地帮助我们祛除隐藏在身体里的“湿”。

1、3个穴位排毒——阴陵泉&公孙

按摩+艾灸以下3个穴位:祛湿、健脾、消除眼袋。

阴陵泉

阴陵泉有健脾利湿的作用。经常点按或用艾灸的方式刺激腿部阴陵泉穴,不仅可以达到祛痰湿排湿毒的效果,还对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水肿有缓解作用。

位置: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膝痛,下肢麻痹;

方法:

建议用隔物灸仪艾灸40分钟(艾条悬灸15分钟)后,再按摩阴陵泉穴10分钟。

公孙穴

位置: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治:

失眠、肠鸣、胃痛、腹痛、腹胀、脚气等,整肠健胃。

经常艾灸、按摩公孙穴,有调冲理血、健脾益胃、通调经脉、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

方法:

建议用隔物灸仪艾灸40分钟(艾条悬灸15分钟)后,再按摩公孙穴10分钟。

水分穴

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主治:

水肿、肥胖、腹泻、腹痛、腹胀、肾脏炎。

经常艾灸、按摩水分穴可达到益肺、健脾、补肾、疏通任脉、利水化湿、消肿集于一体的功效。

方法:

建议用隔物灸仪艾灸40分钟(艾条悬灸15分钟)后,再按摩水分穴10分钟。

2、健脾祛湿方——蚕豆鲤鱼汤

【材料】

鲤鱼,蚕豆,葱姜适量

【做法】

①将鱼内脏去除洗好,葱切段,姜切段;

②锅中放少许油,将葱,姜放入爆香;

③放入鲤鱼稍煎一会儿;

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中火煮开;

⑤煮30分钟汤即浓稠;

⑥蚕豆去掉外皮,倒入,放盐稍煮即可关火。

【功效】

蚕豆、鲤鱼皆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利湿消肿。

3、除湿很厉害的食材——芡实

芡实味甘涩、性平,芡实抗衰延年,补中益气,健脾止泻,固肾益精,除湿。

脾为湿困,运化失司,轻则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重则出现受纳不快、腹胀腹泻等疾病。

这芡实,可既能健脾,又能除湿。可调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补益脾胃,让它获得动力;另一方面,它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对于人体来说,芡实既给力,又加油,是适合这个季节食用的极佳选择。

四神豆浆的做法

芡实:收敛滋补,能抗衰延年,最益脾胃。

淮山药:益脾生津,对人体的免疫、呼吸系统都有帮助,能增加活力。

莲子:养心健脾,对胃肠有保护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机能,有抗老防衰的功效。

茯苓:健脾化湿,能促进、强化人体的免疫机能,常食用可加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这款豆浆的做法说来简单,就像我们平时做的「五谷豆浆」一样,把以上四种食材每种都放进去一点就行了,以不冲淡豆浆的基本味道为标准,没有太严格的定量。做好后加入适量冰糖,溶解后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