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至的临近,天气越来越寒冷,又到了“冬至进补”的时节。冬至进补,除了人们熟知的食补药补外,三九灸疗法也开始热了起来。
“三九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至九九为止,是在全年最冷的时候进行,它用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达到调补、祛病又保健的作用。
冬季是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发之时,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疗法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
因此每年冬天三九天时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文字记载在南北朝(公元420~589年间),早在北宋年间,民间就广泛应用,涉及内、外、妇、儿各领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初张璐《张氏医通》均较为系统介绍用天灸疗法治疗疟疾、哮喘等病。
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通常效果更佳。
冬至是阴寒盛极之日,也是一阳初生之时。因为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所以选冬至作为三九灸艾灸时间的开始,就是顺应这种自然界阳气初生的作用,以助人体阳气的生成。
不仅是调已病,“三九灸”亦可以调未病,可以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调节亚健康状态。
三九保健灸取穴:中脘、神阙、命门、足三里等,根据自身可适当选择配穴。
在三九天内进行天灸疗法效果最佳。其中又以白天进行治疗效果极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因此可以提高疗效。
三九灸虽然好,但是仍有一些人群不适用。
如孕妇、心脏病、疤痕体质的患者都不适合进行三九灸。
另外,还提醒,接受三九灸治疗后,要忌食辛辣发物,尤其是海鲜,否则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在三九灸,可以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调”的效果。夏天若阳气不足, 一到冬天,天气寒冷更容易造成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三伏”和“三九”作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令,是人体功能最易受干扰的时段, 也是最适宜于调整人体功能的时机。因而,抓住一年中这两次改善体质的机会, 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冬春季多发疾病,这就是夏病冬防的意义。
冬季天气寒冷,“藏阳”的同时,寒气也很容易被“藏”于体内,在三九天艾灸调理可以避免体内寒气的堆积,降低春天万物生长之时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