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出水泡,皆因湿气重,5毛不到的小野菜根除湿气

作者:超级吃货联盟 2017-06-27阅读:4130次

相信各位看官对拔火罐也不会陌生,这是老百姓挚爱的养生疗法。近些年,也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意识越来越加强,有事儿没事儿就去按个摩、拔拔罐什么的,就以为是在养生,说是可以祛寒祛湿,的确拔完之后很舒服,还能放松心情,而有些人拔罐后,在拔罐处出了带血的水泡,这是为什么?这算正常吗?

拔火罐是中医的传统治病疗法,具有调整气血、疏通经络的功效,适用于受风寒后,局部微小络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局部肌肉酸胀、疼痛、沉重的感觉。具体是利用负压和局部的温度,将体内的“寒气、湿气”排出体内,而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拔罐后,局部皮肤除了出现破皮、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水泡,为什么会这样?

①由于患者体内‘风、寒、湿’的邪气过于旺盛,而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泄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有时候会在罐中央。

②留罐时间过于长久,这一点因人而异,和体质也有关系。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此外,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③因部位而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就起水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④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⑤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

⑥湿热过盛,明显的表现为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

湿气都有哪些危害呢?

1、一般身材肥胖、四肢浮肿的人,都因湿气重会导致湿气存积于体内,体重就会在短期内不断地增加,从而出现虚胖的现象,严重的人可能引起下身水肿,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2、湿气太重,脸上容易长斑或雀斑加重,因为湿气重导致脾虚,从而无法及时将废物排出,容易导致黑色素积淀,日渐形成雀斑。

3、湿气重还会影响排泄,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还粘马桶。

4、如果体内湿气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5、还会引发一些妇科病,中医认为:女性患妇科病多与湿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大全气太重有关。女性本属阴,以血为本,最喜正气相通,最恶邪气相犯,而所有的妇科病,经、带、胎、产等等,最容易受到湿气的影响而引发。

6、消化效果不佳、湿邪困扰脾脏,导致正常运化效果无法实现,从而出现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低、大便不成形等,直接影响正常生活。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如何最简单的祛湿呢?

其实在田野里随处可见的一些小野菜,比如蒲公英、马齿苋和享米,也是祛湿健脾的良药。。

蒲公英

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利水祛湿,还是一种传统的野菜。在传统的用药当中,蒲公英最常用于治疗乳痈,为治疗乳痈要药。《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虽然是治疗乳痈要药,但更不能忽视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水祛湿等功效,

除了蒲公英之外,想要一分钱都不花地祛湿,可以用蒲公英+马齿苋煮水饮喝。

古代中医药典《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马齿苋有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的作用。

其实大家也可以试试用荷叶,它也是非常好的祛湿的植物。与蒲公英一起泡茶主要有化湿和利湿、美容养颜、消痈散结的功效,还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以及抵抗肿瘤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蒲公英荷叶茶】

配方:玫瑰花瓣0.5g,蒲公英根1.5g,荷叶2g,做成蒲公英荷叶茶包,每日代茶饮。

也可以加入玫瑰花,不到2毛钱,玫瑰花作为温性药,可以暖胃、消炎、改善痛经。

其次,蒲公英也可以加上薏米煲猪骨,其中薏米又叫:薏苡仁、六谷子,中医又称为:享米。因为享代表旺盛,正好体现薏米有活血的作用!据李时珍《本草纳目》中记载,只有品质最好的薏米才可以被称为享米,它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

【蒲公英煲猪骨汤】

原料:蒲公英30克、猪脊骨500克、享米15克、扁豆15克、生姜一片。

制作:猪脊骨洗净,加水煨汤,撇去上层浮油,待煎成3碗左右汤时,捞出猪骨。蒲公英洗净,用沸水焯半分钟,沥出,与洗净的扁豆、苡米、生姜等一道放入猪骨汤内,煮至汤约剩2碗时即可。

【享米红豆粥】

原料:享米与红豆各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

制作:享米、糙米、红豆等洗净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将所有材料盛入炖盅,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炖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除了以上的食疗之外,湿邪入体大多数都是缺乏运动的人,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而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促进身体机能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如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