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风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且中风一旦恢复不好就很容易留下后遗症。那你知道中风后遗症有哪些吗?你知道应该如何治疗中风后遗症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病6个月以后仍遗留程度不同的偏瘫、麻木、言语蹇涩不利、口舌歪斜、痴呆等。对于中风后遗症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
1、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2)认知和精神障碍: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等精神和智力障碍。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2、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1)偏瘫: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
(2)失语: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感觉性失语则无语言表达能力,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
(3)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血栓后遗症症状: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4)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不能耐受噪声等。
二、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法
1、口眼歪斜(中枢性面瘫)
患者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或抬起,嘴角下垂、伸舌偏向患侧、口角流涎。
取穴:太阳、四白、风池、地仓、颊车、合谷。太阳可沿颧弓内缘进针、向颊车透刺。四白可直刺触及骨孔、有放电感出现。风池可刺向结喉、深达1.5-2寸。地仓与颊车可相互透刺。
2、失语
患者不能回答问题或听不懂问话、不能讲话、不能正确叫出物品名称。
取穴:上星、百会、风池、金津、玉液、通里、天柱、廉泉。上星与百会可互相透刺,金津玉液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廉泉可深刺向舌根使酸胀感直抵舌根。
3、上肢不遂
早期软弱无力,后期上肢拘挛、患肢不能自由曲伸。
取穴:极泉、尺泽、合谷、肩髃、曲池、外关。针极泉应使放电感传至手指,刺合谷使针感传至手指,余穴可用平补平泻法。
4、下肢不遂
患肢不能抬起,常伴足内翻、足掌不能着地。
取穴:委中、阴棱泉、昆仑、环跳、三阴交、阳棱泉、解溪、丘墟、照海。针环跳委中、三阴交时均应使针感传至足,丘墟可透刺照海,余穴可施平补平泻法。
5、便秘
取穴:天枢、丰隆、水道、归来均取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留针20分钟,每间隔5分钟运针1次。
6、尿失禁
取穴:关元、气海、太溪、阴棱泉。关元、气海施以毫针补法、可加灸,太溪宜用补法、阴棱泉宜用泻法。尿潴留可参照本组穴,加取中极但诸穴均不宜针刺过深以防止损伤膨胀之膀胱。
以上诸症常见时兼见,每次治疗可各组穴轮换交替或选其中要穴配方。头针疗法对本症有较好疗效。偏侧运动障碍可取对侧运动区相应部位--足运感区。偏身感觉障碍取对侧感应区相应部位、失语取对侧语言各区、便秘取胃区、尿排泻异常取生殖区、肢体浮肿取对侧血管舒缩区。
长期偏瘫伴肢体拘挛者亦可根据上述体针穴组中,可点刺出者(如太阳、曲泽、阳交、解溪、委中等)点刺放血,每穴出血量5—15毫升、隔7-10天一次。穴位注射亦有效,每次选以上体穴3-5穴,可选用5%防风注射液或5%人参注射液、654-2,三磷酸腺苷等其中一种,每穴注射0.3-0.5毫升、隔日1次、15次一疗程。
此外,偏瘫病人应注意加强肢体锻炼、预防关节畸变。卧床者更应注意保护皮肤、防止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