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传统中药煎服方法的宗旨为减少耗散、尽量提高溶出率。汤剂之于临床应用,针对病证灵活变通是其优势。现代煎药机由外国传入大力推广普及,初看是进步,实则有缺陷。其“高压破坏某些药物成分”、“只煎一次”大一统的机煎方法,汤剂质量无保障,不但浪费药源,还可能有悖物质扩散原理。因此,中药汤剂如何煎服更有效、更节省,成为紧迫的研究课题。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
1.煎药前处理现今中药店及医院药房出售的中药皆为饮片和免煎配方颗粒。故略去前处理中的炮制等程序,仅从调剂者配方开始。
精品炮制:处方中名贵药物、芳香挥发、热敏药物及味苦难于下咽者,预先特制成细散、颗粒、微丸、胶囊等,免煎、随汤吞服,节省、高效、免苦口。
临用加工:处方中凡籽捣碎,凡仁捣泥,亦另包。因均含油脂及芳香挥发成分,易外渗走油、虫蛀、挥发耗散,不可久贮,故必需临用加工。
粉末备用:处方中粉末不能清洗,故调剂时另包备用。
饮片清洗:处方中除上述三种外,余药合剂,将饮片加冷水速清洗,去除表面灰尘、霉气及重金属(90%以上),令汤剂药口味纯正。
立即粉碎:按溶质扩散原理,扩散物质的量与扩散物质的颗粒半径成反比。即颗粒半径越小,溶出量越多,能充分饱和,易浸、易煎,溶出率大大提高。
冷浸温泡:将粉碎颗粒及另包药物共入药锅,加5倍冷水,浸泡20-30分钟,水温渐升,饱和至透。需要注意的是:动植物药多含淀粉、蛋白质,受热易焦煳、凝固,包裹于颗粒表面,与水隔绝,不能渗透饱和,有效成分煎煮时不能充分置换溶出,直接影响汤剂质量。故宜用冷水,忌用开水浸泡。
2.煎煮方法本着有利药物成分少耗散、多溶出,以节省药物、降低成本、保障汤剂质量、提高疗效为目的。
创新煎药用具:可采用“密闭冷凝回收/冷却回流煎药壶(锅)”,最大限度保留芳香挥发成分于汤剂中,即少耗散。
煎煮颗粒法:处方中饮片药物粉碎为颗粒,扩大药物与溶媒接触总面积,易浸易煎,令药物颗粒迅速吸水饱和,有利药物有效成分溶解释出。
冷浸温泡:因中药大多含淀粉和蛋白质,遇热则易糊化或凝固,形成薄膜封固其表面,阻隔水分渗入。而冷水渗透力大,又无热水之弊,利于浸泡,水温渐升,加速饱和,为煎煮做好准备。实行“三煎法”:其一,一般方剂实行“三煎法”,头煎短,至多20-30分钟即可,武火沸腾,芳香挥发性成分多集中在头煎挥发,因冷却回流装置,就可保留在头煎滤液中,这取代了“武火骤煎、轻煎、后下”的传统煎药方法,因其气浓、味薄,可以走窜、发散、升浮、向外、达表、祛邪。二煎长,需30-40分钟,文火小沸,令药味多出,以其味厚气淡而内守滋养;三煎居中,至少30分钟,文火小沸,使难煎药物成分充分释出。三煎共计需80-100分钟。如此煎法,基本涵盖了古今多种煎药方法,且能最大限度,保留住芳香挥发性成分,三煎至透,药尽其用。
其二,外感症的解表剂,头煎尤为重要,头煎顿服,一汗而愈,不必尽剂。若症减而不彻,二煎继服,以续药力,邪祛正复。
3.煎药用水水是煎药的主要溶媒。除溶媒有特殊(医嘱用酒、醋等)要求外,一般煎剂用普通水即可,要求新鲜。自来水因含氯元素有毒,应放置30分钟后,令氯气挥发尽再用。加水量应是药的5倍,淹没药2-4cm即可。如用密闭冷却回流器皿,蒸发量减少,故加水应少。两煎共取药液约400-500ml左右为宜。
4.煎药火候煎药火候一般是先武火,沸后文火小沸最为科学合理。但要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药物功效主治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煎法。表药以气胜,欲其上升外达,用武火骤煎;补药以味胜,欲其缓行内守,用文火慢煎;滋膏剂多用于慢病虚证的滋补调理,更宜文火久煎、浓缩加辅收膏。
5.煎煮次数一般煎剂煎煮2次;滋补剂,需煎煮2-3次;外感发汗表散剂,煎煮1-2次即可;滋膏剂,还要3煎合并沉淀,取上清液浓缩定量,加辅料收膏、装瓶。
6.煎煮时间一般煎剂头煎25-30分钟,二煎30-40分钟,三煎30分钟。不同方药,不同病症,汤剂煎煮时间依据用药属性而长短不同。
7.煮散初始于汉,形成于唐,盛行于宋,至金元因争议而萎缩,明清时期逐渐以饮片形式入煎取汤以取代之。煮散具有节省药源、高效速效、方便快捷之优点,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普及。与饮片煎出物等量相比,煮散仅用1/3-1/2药量粗末,其中主要成分显著提高,如泻心汤总蒽醌提高1.47倍,四逆汤总生物碱提高1.27倍。目前在儿科用药中大都还保留着煮散、服散特色。
8.服散即药物细粉冲服或轻煮连粉服下,是煮散的延伸。因加工条件提高,细粉易崩解、扩散快,普遍应用于芳香、胶类、名贵药品。为了方便贮存及服用,可制成颗粒、微丸、细散、胶囊等精品,免煎、单服或随汤剂吞服,一举多得,甚受欢迎。
9.服药方法包括服药时间、次数、数量、温度、空腹、餐后、调护等多项内容。均需据病情、体质、年龄而定。
一般服法:汤剂在饭前空腹温服为好,每日2-3次。首次早饭前,二次晚饭前,末次临睡前。早晚2次餐前分服亦可。
特定服药方法:《中国医药汇海》指出:“视人之强羸,病之轻重,以为进退增减之。”临床当根据病情、体质、治法、方药之不同特点,而有不同服法,不能千篇一律。
病在上,饭后服药,药藉食力,食助药威,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升腾上达,祛邪尤捷。病在下,饭前服,无食碍,胃空先入,易于吸收,直达病所,径捷效速。
滋补剂、助消化药,亦应饭前服,能激发胃液分泌,有利消化吸收。
外感类疾病,初病发热恶寒,邪在卫表,头煎汤剂应趁热顿服,并加服热粥(汤)一碗,以养胃气,资汗源,取其功专力宏、气胜味薄而外达,促使发汗解肌,驱邪外出,一汗而愈,不必尽剂。若病减而不彻,当服二煎,以续其药力,可1日3服。若病延数日,传变证杂,需辨证更方,频服热服,以续药力,扶正祛邪。均当避风御寒,静养调护,才能速愈而防复。
脾胃虚弱、消化功能紊乱类疾病,尤当注意服药方法。《景岳全书·传忠录》云:“凡药食入胃所以能胜邪者,必赖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汗、吐、下以逐其邪。”也就是说靠脾胃吸收、输送、布施,药力才能直达病所,资其所需,去其所害。否则,上下不运,表里不通,涌塞于上则呕,停蓄于中则胀,或倾注于下即泻。所以应时时保护胃气,不得有害。服量适当,中病即愈。少则药力不继,多则易伤脾胃。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剂量多少,急病顿服、多服,不少于300ml,力大以救其急;慢病早晚分服,使药力相继,每次250ml为宜;久病羸弱,胃气必虚,当频而少服,每日3-4次分服,免伤胃气,徐徐生效,待胃气来复,食消药布,正胜邪却。“胃宜温润”、“胃喜为补”,故服药温热为宜,适量为好,每日3-4次为妥,既保障药力持续,又免伤胃气。若属益胃滋补药,可于饭前服,有刺激性药当饭后服。
消食导滞、通腑泻下类药,当饭前空腹服,既能激发胃肠消化液分泌,又胃空无食碍,直达病所,通而下之,邪祛正复。水肿、痹证、筋骨痛类等慢性疾病,最好三煎分服。其理由是:头煎气浓味薄,走窜发散,重在疏通气血经络,表散祛邪,取其彪悍之力;二、三煎味厚气淡,善内守淡养,重在调养脏腑,扶正以祛邪,功效接续。
痛经当提前3-5天服药,以疏通气血,使痛自止。
失眠者,睡前1小时服药,以安神镇静,引阳入阴,渐至梦乡。
抗疟疾药先于发作前2-3小时服,抢先堵截。
特需服法,亦不可忽视,如热药冷服、凉药热服,有免格拒不入之妙,还有露一宿服者,皆因病之异,服法不同。
小儿服药尤为困难,汤剂当煎取浓缩,量少易服;若属丸散成药,亦当研细调服;若口服困难者,可直肠给药,既减轻肝脏负担,免于胃肠刺激,又无肝首过消除效应和胃肠酸碱消化液对药效的降解之弊。
点击“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