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针灸甲乙经》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要为你说的这个病症,可谓国人第一大烦恼,这就是大肚子,即腹部脂肪的堆积。我们要为你献上的,是简便易醒的穴位刺激疗法。
闲言少叙,先把方法奉上——
在我们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上4寸,有一个穴位叫做中脘穴。在我们的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侧,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宽度),有一个穴位叫做丰隆穴。这两个穴位,每天用拇指尖揉按15到20分钟。其中,两侧的丰隆穴都要揉按,而腹部的中脘穴在揉按之后最好再艾灸10分钟。此番调理每天一次,长期坚持,可以见到很不错的效果。
此法为什么有效?列位看官,你可听过“诸病于内必形于外”这句话?中医认为,肚子大,实际上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患者腹中有一处痰浊需要化解。这痰浊的形成,是脾运化无力所致。痰浊日益积累,更加令脾力不从心,导致恶性循环。痰浊最容易堆积的地方,一处在血脉,一处在脏腑,一处则以脂肪的形式,堆积在腹部。
所以,要想减肚子,就必须化痰浊。上面介绍的这两个穴位,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先说这中脘穴。它本为任脉经穴,是任脉和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可以实现阴阳通调的目的。一般来说,它有和胃、理中焦、调升降、化痰湿的功能。在这里,我们取它健脾助运化的功能。因为痰湿的形成,说到底还是脾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不强所致。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如果可以提高脾的运化能力,痰浊就不会继续产生,同时也会让已经形成的痰浊,在脾的功能作用下,有化解的可能。
再说这丰隆穴。这个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和络血,别走足太阴脾经。可以说,通过丰隆穴,能实现脾胃通调之功。一般认为,这个丰隆穴有降痰浊、化痰湿的功能。也就是说,它可以把已经形成的痰浊化解掉。这中脘穴和丰隆穴伍用,一个主运,一个主清降,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那么,为什么又要嘱咐列位看官,最好对中脘穴行艾灸之法呢?因为就当代人而言,受贪凉等行为习惯影响,中焦虚寒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是脾虚的根由之一。艾灸中脘穴,健脾益气,提振脾阳,可以更好地减肚子。
另外,这两个穴位联合使用,还可以对除了大肚子之外的许多痰浊中阻、上泛等病症有治疗效果,比如痰饮上泛所致的咳嗽,中焦湿阻导致的呃逆,以及痰湿困脾日久导致的大便稀薄、倦怠无力、容易感冒、食欲不振、气虚自汗等等。这些问题,用上述两个穴位,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治疗。
方法为您介绍到这里,不知道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