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睡眠是休息状态,那必然是不消耗身体能量的。实际上并不是,晚上睡觉时候的体重和早晨时候的体重会相差很多,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睡眠其实也是一种消耗,只是相对白天,消耗的比较小而已。
一夜的睡眠,人体会通过呼吸、皮肤蒸发、排尿等方式消耗大量的津液(中医上的津液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血、组织液、淋巴等等一身体一系列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在清晨的时候,很多人出现了嗓子干、口干、眼干……这些都说明了身体处于缺水、缺津液的状态。
因此,晨起的第一杯水尤为重要。
最大的误区:喝常温的水!
懂些养生知识的朋友都知道,早上是不能喝凉水、冰水的。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对于身体来说 ,常温的水也算凉水!咱们胃里是接近四十度的温度,你喝进去冰水或者常温的凉白开,但是尿液却是热的。这其中的能量哪来的??自然是需要抽调身体能量。
早上喝常温的水,非但没有补充津液,反而更加消耗身体能量。
喝早上这杯水,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啥?
01. 将水煮沸到100摄氏度后冷却到40~55度,即入口不会觉得冷。
02. 清晨喝水必须是空腹喝,也就是在洗漱完,吃早餐前!
03. 选择小口小口地喝水。中医经典《伤寒论》其中有这样一段:“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一点一点的喝水,胃一点一点的滋润,更有利于气化,这样不会加重胃肠负担。
04. 喝200毫升左右即可。
除了最基本的喝水方式外,针对不同的人又有什么不同的喝水妙法呢?
一、长期津液不足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思考问题多,基本上很难找到“津液尚可”之人。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津液大伤。如经常性犯口腔溃疡,脸色发暗发黄,手脚干,常年失眠,经常咳嗽,严重贫血的人等等。
有这种情况的朋友,早上的第一杯水可以换成大米汤(少放大米,多放水)。
在《伤寒论》113方中有7个方剂用到了粳米(常见的粳米有:东北大米、珍珠米、江苏圆米等),如附子粳米汤、白虎加人参汤等。粳米有保胃气的作用,经水熬制的米汤更有补津液之效。由此可见,咱们说的米汤,实则是药汤!
二、长期体寒的人
到了秋冬季节手脚冰凉,怕风怕冷,尤其是宫寒比较厉害的妹子们。晨起这杯200ml的温开水可以加上生姜1-2片,肉桂3g。(生姜散寒,肉桂温里)
三、早上起来刷牙干呕、没有食欲
早上刷牙干呕的问题,和肝胆功能弱、胃气不降有关。早上没有食欲的现象也非常普遍,经过一晚上的消耗,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也有所下降。这个时候可以在这杯温开水中加入陈皮5g、生姜1-2片。
(陈皮、生姜皆有降胃气、恢复脾胃功能之效)
四、便秘
早上起来不排便便实在苦恼,便秘在中医看来根本上是因为脾胃功能弱,脾胃化生万物,自然津液水平也低。早上这杯温开水可以加蜂蜜一勺、甜杏仁5-6枚或者加适量杏仁粉。(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杏仁能润肺的同时也有润肠之效)
针对平时津液不足的朋友,经方中有什么思路吗?
四物汤合四逆汤
推荐剂量:白芍60g 当归60g川芎60g生地90g干姜30g炙甘草30g附子30g(先煎90分钟)
(单纯的四物汤偏凉,合上小剂量四逆汤,有利于津液的气化利用,有利于恢复脾胃功能)
熬药方法:
如果有附子,需要将附子先煎90分钟,然后将剩余药材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服用方法: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特别说明:汉制剂量一两约等于15.625g。
所选方剂,仅供参考,方剂的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如有需求,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