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3月5日23时18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具动态画面感的节气——“惊蛰”,时值“九九”第二天。
惊蛰时节,春催万物,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你知道,惊蛰节气有哪些习俗吗?
惊蛰习俗
习俗一:吃梨
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习俗二: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
在台湾,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习俗三:打小人
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习俗四:祭白虎
古人以白虎为兽中之王,能够驱邪,驱百害,每年惊蛰日拜祭白虎,驱百虫,免受虫害。
同时,在十二生肖当中,有其中的生肖,会犯白虎煞和天狗煞。后逐渐演变成犯白虎煞和天狗煞的生肖,或觉得运气不顺,犯小人的人就会在惊蛰日,祭拜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顺逐,驱除小人与病害。
所谓祭白虎,是指祭拜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然后可以打它。
习俗五:炒虫
惊蛰日驱虫、除虫、吃虫的习俗,起源非常古老,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与客家“炒虫”类似的传统。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
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故俗语称“炒虫炒豸,煞(煮)虫煞豸”。
惊蛰,是冬眠昆虫开始复苏活动之时,因此,客家先民主张早期灭虫。惊蛰日,汀州客家还有做芋子粄或芋子饺吃的习俗,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今日惊蛰,必吃“三菜”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所以,惊蛰时节,必吃“三菜”,助力阳气生发!
一:韭菜,养阳散寒
韭菜自古就享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美称。
初春时节韭菜的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而韭菜,是养阳的佳蔬良药,可以祛阴散寒。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此时节多吃韭菜可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对肝功能也有益处。
韭菜还有“洗肠草”之称。它含有较多的纤维素,不仅可促进肠道蠕动,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和大肠癌的发生。
韭菜炒鸡蛋,是适合春天进补的一道家常菜。韭菜养阳,鸡蛋养血滋肝阴,阴阳双补!
平日手脚冰凉的人不妨多食用韭菜,但是爱上火的人、消化不好的人、大病初愈的人不宜食用韭菜。
二:葱白,通阳气,散风邪
葱白富含维生素A、钾、钙等营养成分。
葱白味辛性温,入肺、胃、肝三经,《用药心法》载:“通阳气,发散风邪。”
《本草纲目》载:“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
葱白能通阳解毒,对春天的风寒感冒作用极佳,且有助于通便、消疮肿。
煲汤时加小葱白营养功效更佳。
三:菠菜,养血润燥
菠菜是春天里的一种绝佳的养生蔬菜。
菠菜,含有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铁、钙、磷等矿物质。
可养血滋阴,对春季里常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糖尿病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菠菜还能养血润燥,因而可防治便秘,同时常吃菠菜对大脑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有草酸,与体内其他食物中含钙质结合,形成一种难溶解的草酸钙,这就不利于人体对钙质正常吸收,所以每天不宜过量食用。
惊蛰养生,做好两件事,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件:养肝护肝
惊蛰养肝先行,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1、保证睡眠、不熬夜,补肝血
补肝血,最重要的就是要睡好觉,保证睡眠,不要熬夜。
尤其是23:00-03:00之间的睡眠最重要,因为这个时候肝经胆经血最旺,我们全身五脏六腑的血,都要在这个时候通过肝脏排毒,人卧血归于肝,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一定要进入睡眠状态了。
2、喝点护肝去火茶饮,给肝脏“降降火”
春季容易导致肝火旺,可以用一些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草药泡水代茶饮,有很好的帮助,可以自己动手做一杯清热去火的金桂菊茶饮,每天喝,给肝脏“降降火”!
取蒲公英3.3g,胎菊0.3g,金银花0.3g,桂花0.1g制成茶包,每天取一包,泡水代茶饮,可反复冲泡!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清热解毒,疏热散邪,可改善口臭、咽干口燥,清除体内毒素,预防和抑制痘痘和暗疮生长。
桂花香气柔和、味道可口,性质温和,不仅可以中和寒性,还有解除口干舌燥、肠胃不适之效,经常饮用,对于缓解口臭,除口腔异味有效!
胎菊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用眼过度的眼睛干涩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常与蒲公英配合适用,清热解毒。
蒲公英归肝、胃经,具清热解毒、保肝利胆的功效,善于清肝热,但其清中有透、透中有清,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凡肝中郁热所见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四者搭配在一起,可以很好的给肝脏“降降火”!
3、敲肝胆经,助肝疏泄
到了春天,随着肝阳生发,肝气开始推动气血运行而滋养全身,但如果,此时因肝阳生发太过,或肝气郁结而生成肝火,则容易损伤肝脏。
经常敲击肝经、胆经可以助肝疏泄、清肝泻火,是不错的保健方法。
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第二件:防止倒春寒
惊蛰时节,要防倒春寒,护好3处挡春寒!
1、护好手腕,温暖全身血脉
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原穴是主管各脏腑的元气和生命的原动力所发出的穴位——神门穴,能够强化脏腑。
所以,日常要护好神门穴所在的手腕处,让神门穴保暖,可以保护全身血脉,让人体更加健康。
在早春时节,七分袖与九分袖的衣服,就不要着急穿了,尤其是老人,外出活动时尽量在外套里穿一件袖口能达到拇指根部的长袖毛衣,或是戴上一副筒儿稍微长点的手套。
2、护好腰部,肾好一切都好
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一旦有风寒侵入人体,肾中的阳气就会被困于下部,我们腰部以下的循环就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
所以,护好腰部温暖很重要!除借助衣服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温暖腰腹。
双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热后,把手掌直接捂在腰两侧处,同时双手按顺时针按揉即可。
亦可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做36次。
3、护好肚子,健脾胃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
腹脐,是人体最柔软、最脆弱的部位,也最易受寒、感染的部位。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腹部还有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
所以,护好肚子很重要,可以试试下面一个小动作!
双手掌心相对,上下摩搓直至手指手心都温暖,用一只手掌心捂住肚脐五分钟。
“气得温而易行”,手心的劳宫穴是身体的火穴,借助这里的热燥之气,温暖肚脐,可以温中散寒,健运脾胃。
最后,送你一套“回春操”,每天做一做,更健康
甩手、扭腰、后倾是最为简单易学的体操。
具有行气活血,壮阳益气之功。坚持练习,可改善多种慢性病,最适合老年或体弱人群锻炼,故名回春操。可接连练习,也可只做一种。
1、甩手
先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身尽可能放松,下身则必须用力,然后使用腕力,将手掌轻轻地张开,再将手臂以三成的力量伸到正前方,以七成的力量伸到后方。
甩手运动可促使气血流通,使身体变得轻盈,增强体力。初练时每天可做三次,每次各做100次,以后可逐渐增加次数。
2、扭腰
先将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上半身尽可能放松,使身体保持自然状态,然后将腰部往后倾斜到最大限度,此时脚不要移动,做头部转向后边看似的动作,转至不能扭转的程度为止,然后再返回正面,接着再朝相反的方向、以同样的方法反复转动。
扭动身体时同时摆动手臂。扭腰运动能增强脾胃功能,又能宽胸理气,强肾壮腰,并有减肥之效。
3、后倾
两手重叠放在背后,将上半身往后倾斜到最大限度,再恢复至原状。
这种体操能刺激督脉,激发人体阳气,增强机体活力,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而达回春之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