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本草经疏》、《滇南本草》、名老中医朱仁康先生临床心法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到了炎炎夏日,空气潮湿,你是不是有下身瘙痒的小尴尬?若为男性,则多见阴囊潮湿、阴囊湿疹、瘙痒。若为女性,则可能表现为外阴瘙痒。但是,由于病发之处太过隐私,难以启齿,许多人对此之能选择隐忍一时。今天,我们要为你介绍一张好方,对此类问题有不错的调理之道。闲言少叙,先看组方——
准备豨莶草、苦参各30克,地肤子15克,明矾9克。将这四味药水煎取药汁,外洗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1到2次,其效立显。
列位看官,“精诚名医汇”为您推荐的每一张好方,都是有来头的。此方为我国中医皮肤科领域泰斗朱仁康先生的止痒经验外洗方。老先生生于1908年,卒于2000年。在其半个多世纪的行医生涯中,此方被先生经常运用,救人无算,因此为中医皮肤科止痒的临床验方。后世医家经常在此基础上加减变化,随征应用,取得不错的效果。
此方妙处何在?我们知道,古人不认识微生物,不认识细菌,因此对于下身瘙痒一事,多认为乃湿热下注之征象。所以,上面这四味药,就是针对湿热下注的问题来进行调理。列位请看——
豨莶草,性味辛、苦,寒,入肝、肾经。世人多知其能去风湿,利关节,但是却忽略了它解毒、化湿热的功效。因为它善于清湿热,所以风湿病偏热证的患者,多用此药治疗。
苦参,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在清热燥湿,杀虫。药典《滇南本草》有云:苦参“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可见,苦参燥湿杀虫止痒之功,自古被人重视。
地肤子,性味辛、苦,寒,入肾、膀胱经,功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本草原始》概括地肤子的功能特别到位:“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
最后说明矾。明矾即白矾。此物性味酸、涩,寒,入肺、脾、肝、大肠经,外用可以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本草经疏》言其“味酸气寒而无毒,其性燥急收涩,解毒除热坠浊”,实不为虚。
由此可见,这四味药,都是燥湿、杀虫的能手。外用取止痒之效,当不意外。难怪中医皮肤科泰斗朱仁康老先生钟爱一生。列位看官如果能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随证加减应用,应该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