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治“厥”之法

作者:岐黄民间传承 2017-07-08阅读:5251次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23期

作者 / 范秀英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许齐 ⊙校对 /刘刚

I导读:“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四逆散”、“白虎汤”、“大承气汤”、“吴茱萸汤”、“乌梅丸”,均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且均能治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免会产生疑惑。因此,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此加以辨析,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经方。

《伤寒论》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导致手足逆冷的原因虽很多。但其病机总是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不能相互贯通的结果。阴盛阳虚,阳气不能外温四肢肢而厥冷。为阴阳不相顺接;热极阳郁,阳气不能外达而四肢厥冷,也为阴阳气不相顺接;血虚感寒,气血运行不畅,四肢失于温养而手足厥寒,亦为阴阳不相顺接;肝胆气滞,脾胃升降失常,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而厥冷,亦为阴阳气不相顾接。由此可见,厥有寒、热、轻、重之别,下面就仲景治厥之方加以分析。

1

四逆汤

《伤寒论》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本条大下利而厥冷者,此属寒厥。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全身及肢体失于温煦。故四肢厥冷。此时,非大辛大热之剂,不足以破阴回阳而救逆。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之品.为补益先天命门真火之第一要品,能通行十二经脉,迅达内外以温肾壮阳.祛寒救逆,为君药。干姜为臣药,温中焦之阳而除里寒,助附子伸发阳气。二药配合,共同温补阳气,通彻内外,祛除阴寒,其回阳救逆之力更为宏大。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既能缓和姜、附燥烈、竣猛之性,使其温阳破阴而无劫阴之弊.又可协助附子更好地发挥回阳救逆作用,且助干姜温脾阳。三药合用.药简效宏,具有破阴回阳救逆之功。凡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及亡阳厥逆之证.皆可应用。

2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本条之手足厥寒既不同于阳虚阴盛之寒厥,也不同于热邪郁遏的热厥,而是血虚受寒.寒性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四肢末端失其温养所致。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桂枝、细辛温通经脉.以除表里内外之寒邪,为君药。当归、芍药养血补血和营,为臣药。佐以通草(木通)通利血脉,与桂枝、细辛配伍以增通利血脉之功,因其性寒,可制二药之温燥.以防伤及阴血。炙甘草、大枣健脾益气。资助生血之源,并调和诸药,共为佐使。七药配合,温阳而不燥,补血而不滞.使寒邪得祛.血虚得补,经脉得通,则营血充于肢体,阳气行于肢末,手足温而脉象复。

3

四逆散

《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本条四逆属于热厥轻证,虽然冠以少阴病。却不同于阳虚阴盛证.而是肝胆之气为外邪所遏,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故手足轻微厥冷。影响心气则悸,影响水道则小便不利,影响脾气则运化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泄利下重。故治宜透解郁热,疏肝理脾。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并能透解郁热,使阳气外达,为君药。枳实行气消痞,理脾导滞,调理中焦之气,为臣药,与柴胡相配,升降调气;芍药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使肝不横逆,疏泄条达,为佐药,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收,相反相成,同为调肝之用。炙甘草既益气健脾,又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芍药与甘草同用,又能缓急止痛,枳实与芍药合用,又可调理气血。全方药虽4味,配伍严谨,柴芍以治肝,枳草以治脾,使肝气条达,气血调和,阳气得伸,则四逆自复;又能使肝脾调和,木不乘脾,则腹痛泄利等症自愈。

4

吴茱萸汤

《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本条以少阴病冠首,吐利,四逆,亦酷似四逆汤证,但“烦躁欲死”与少阴病之“但欲寐”不同,说明本证阴邪虽盛。而阳气尚能与阴邪剧争,而不是阴盛阳衰,实属寒邪干犯中土,浊阴不降,清阳不升,不达四末,故吐利频作,手足逆冷。治当温中补虚,降逆散寒。方中吴茱萸味辛苦,性燥热,既有温中散寒、开郁化滞之功,又具下气降浊之用,作为君药。人参补气健脾扶正,与吴茱萸相配温中补虚;重用生姜温胃散寒止呕,以助吴茱萸之力,共为臣药。大枣甘缓和中,既制吴茱萸之燥,又助人参补虚扶正,配生姜以调脾胃,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抑阴扶阳,降逆止呕之功,使阴寒去,逆气平,而诸证自除。

5

白虎汤

《伤寒论》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本条脉滑而厥者,此属热厥,而非寒厥。因滑为阳脉,主热,今脉滑而不微细.则可肯定不属于阴盛阳虚,而是热盛阳郁。然内无腹满痛、不大便之证,是虽有热而里未实,不可下而可清,故以白虎汤辛寒清解里热,里热清则阳气通达.而肢厥可愈。方中君药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善能清热,以治阳明(气分)无形热盛.并能生津止渴。臣药知母,味苦性寒质润.寒助石膏以清热,润助石膏以生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炙甘草、梗米益胃和中,并防君臣药大伤寒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生津之功,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阳气通达,则肢厥自愈。

6

大承气汤

《伤寒论》第335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

本条之厥属热厥,主要是因邪热深伏,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所致。因此肢厥的同时,必具有其他里热证象,若腹满痛,不大便。热结腑实已成,治当攻下,选用大承气汤。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为君药;芒硝咸寒,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为臣药。枳实、厚朴既能下气宽畅,行气消痞,又助大黄、芒硝泻下去实,攻下热结,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热结得下,阳郁得解,肢厥自愈。

7

乌梅丸

《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隔,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

本条蛔厥证,为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寄生在肠内,喜温而恶寒,因其胃热肠寒,不利蛔虫生存,则扰动不安,不时上窜入胃中或胆腑,阻塞胆道,故腹痛、烦闷、呕吐,甚则吐出蛔虫。由于蛔虫起伏无时,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痛甚则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乃至手足厥冷,发为蛔厥。治当温脏安蛔。乌梅丸方中重用乌梅之酸,酸能安蛔,使蛔静而痛止,为君药。臣以蜀椒、细辛,味辛性温驱蛔温脏。佐以黄连、黄柏味苦性寒,下蛔清热;附子、干姜、桂枝以祛下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扶助正气,有利于温脏安蛔。诸药合用,炼蜜为丸,荟萃酸苦辛甘于一方之中,寒热并用,以调肠寒胃热;酸苦辛甘同施,以安蛔下蛔,消补兼施,驱虫扶正,使脏温蛔安,诸证自除。【岐黄民间传承(qhmjcc)编校发表,运营人号:lianshangpuying】

I 来源出处:本文摘自《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第12期(第145-146页)。

I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