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讲医,把医生分成三个层次,“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未病、欲病、已病”怎么理解?《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就是对这三个层次最好的解释。
“神医”扁鹊,竟然是三兄弟中最差的?
我相信大家是在《扁鹊见蔡桓公》知道扁鹊是个神医,而不是因为某手游的怪医。那么在魏国的时候,魏文侯曾经这样问过扁鹊,说“扁鹊啊,听说你三兄弟都精于医术,那你们三兄弟谁的医术最厉害?”扁鹊说:“我大哥最厉害,二哥差些,我是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扁鹊解释道:“大哥治病是在那病未发作(未病)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病的苗头,刚刚有病的征兆,就把它剿灭掉,消除病根,把病都预防了,而那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大哥没什么名气,只有我们一家人知道他的厉害。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欲病),有点小痛小热,二哥能药到病除,所以人们以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厉害。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已病),针灸、放血、以毒攻毒,大动手术等,大刀阔斧之下,使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其实,比起我大哥和二哥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所以,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预防为主,小病立治,养生就需要这样
扁鹊非常不主张大家已病甚至大病才去治。我们知道,扁鹊前三次见到蔡桓公,他的病分别在腠理(皮肤)、肌肤(肌肉)、肠胃,但蔡桓公都不给扁鹊医治,还说医生喜欢治疗没病的人来邀功,到最后病入骨髓,无药可救,落得悲凉可笑的下场。
我们讲性延生,延长生命,其实可以看作是“治未病”,实际上就是预防,我们不讲治病,我们也不做“中医、下医”,我们讲人要自强,把阳气养得旺盛充足,身体强状,体魄强健,能以不变应万变,那么病菌、病毒就没那么容易入侵你。退一步来讲,到了预防不了的时候,你要解决小病,在它刚刚冒头的时候,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下,不要等到治不了的时候,才想到要找“扁鹊”。
正确认识“治未病”,自主掌握自己的健康
时下今天,电视、媒体、社会都推崇“治已病”的“专家”,却对“治未病”毫无认识,当病了的时候,大笔大笔的血汗钱往“下医”手里送。其实我们能够自己主宰自己的健康,晨勃就是男性身体健康的标准,是阳气充足的表现。有晨勃,且状态好,那表示你阳气足,身体强大,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没晨勃,或者硬度低,那表明你阳气不足,精气神亏空虚,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你身体的防御机制就很容易被病菌破坏。你看看很少生病的人是否每天一柱擎天,或者你回想你生病的时候有没有晨勃,所以男人养生就是养晨勃,没有晨勃的,要把你的晨勃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