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

作者:国医在线 2017-08-09阅读:728次

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

关于肥胖,国际通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世界卫生组织将 BMI≥25 定为超重,BMI≥30 定为肥胖。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全球大约有 2.5亿 BMI 超过 30 的肥胖病患者。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行为习惯的改变及精神压力的增加,居民超重肥胖问题日益凸显。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逾19亿18岁( 含) 以上成年人超重,其中有6亿多人肥胖。此外肥胖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乳腺癌、卵巢癌、大肠癌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对肥胖的研究和治疗非常必要。

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

1、中医古籍中对肥胖治疗的观点

有关肥胖病的中医源薮,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云: “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园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这种土形之人的体貌特征酷肖今日之肥胖患者。

中国传统医学很早就有对肥胖的认识,《黄帝内经》认为肥胖与体质、饮食、劳逸失度、情志失调有关。

《素问·通评 虚实论》提到;“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素问·奇病论》也曾说过: “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肥人多虚,肥人多湿多痰”之论, 治疗上提倡“宜燥湿去痰、行气,二陈汤加木香、二术、香附、芎、归,或导痰汤。”总之,祖国医学认为肥胖与饮食不节、劳逸失常、七情失调、体质享赋、年龄、性别及地域等因素有关。

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

2、肥胖的中医分型

《灵枢·卫气失常》根据人之皮肉气血的多少对肥胖进行分类, 分为“有肥”、“有膏”、“有肉”三种证型,其中“膏人”纵腹垂腴皮缓,“脂人”腘肉坚皮满,“肉人”皮肉不相离身体容大等 。 后世医家对肥胖的分型即由此发展而来。

对于肥胖的病因,中医学认为与饮食不节、脾胃失调、痰湿壅滞、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相关,人体正气亏需,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湿热痰瘀壅塞。

中医理论认为肥胖的病机主要是阳气虚衰,痰湿偏盛,即“多痰”和“少气”。脾气虚弱则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肾阳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汽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而成肥胖。

临床上将肥胖一般分为脾肾阳虚、胃燥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虚湿阻型、老年肝肾两虚型等类型。

脾肾阳虚

肥胖特点:症见形体肥胖并见血脂高,面色白,形寒肢冷,少腹、腰骶冷痛,纳少腹胀,大便稀溏,疲乏无力,尿少肢肿,女子经乱无期,或由崩而淋,甚或闭经,经色淡红质稀,带下量多, 色白,质清。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或沉迟。

祖国医学认为, 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 可致身体肥胖, 肥胖之人易聚湿生痰,日久必损伤脾胃, 累及肾阳, 而致脾肾功能失常。 脾胃为后天之本, 职司运化水谷, 脾虚则运化失职, 水谷之气不能化为精微布散全身反致痰湿, 内则阻脾困胃, 外则泛溢肌肤为湿为肿 ; “肾者水脏,主津液 ” ( 《 素问 · 逆 调 论 》) , 肾气不足, 其气化功能失常, 必致湿浊留于体内。

脾肾阳虚型肥胖治拟温肾健脾, 化气行湿。针灸体穴取脾俞、肾俞、水分、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胃燥热型

肥胖特点:肌肉结实、容易口渴、爱吃冰、食量大、易饥饿、大便燥结,甚至几日一解,这种类型的肥胖男性居多。

胃燥热型的人体内如有一把火,越吃冰越渴,其实室温的开水最适合此类人。膳食应多补充些绿色蔬菜、瓜果等凉性食物。药物可选用清胃热的泻药,如大黄、番泻叶等,通过排便使体内火降,并加速代谢。

此外, 也可借助耳针或针灸神门穴(腕部,腕掌侧横纹的尺侧端),以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取。

肝郁气滞型

肥胖特点:常郁闷叹气、失眠多梦、头痛、容易紧张、烦躁、疲倦,女性常有月经失调。

中医认为,肝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情绪不稳会导致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引起肝郁气滞,脂肪代谢紊乱,形成肥胖。约有18%~20%的人属于这种类型。

调整情绪、疏肝理气是这类型人的减肥关键。平时可饮用疏肝理气的玫瑰花茶、桂花茶,以缓和情绪。陈皮、木香也有缓解紧张情绪的功效。

还可用针灸调节情绪,选用肝经的穴位太冲穴(在足背侧,第 1 跖骨 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调理肝气。

脾虚湿阻型

肥胖特点:肌肉松软、易疲倦、四肢浮肿、食欲差、食量少,产后妇女居多。

这类人脾功能较差,平时需要多加运动,锻炼肌肉。可常使用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药物,如黄芪、茯苓、山药等。还可多吃些帮助水分排出的食物,如薏仁、红豆等。

针灸则可选用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髌韧带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穴,健脾利湿,减少身体水分。

老年肝肾两虚型

肥胖特点是:年龄通常超过50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虽吃得少,但体重仍上升。50岁以后,人的身体功能衰退,脏腑机能减弱,加上激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趋缓,减肥更加不易。

治疗的重点在于补益肝肾。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黑芝麻、何首乌、女贞子等中药。此外,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功能衰退会出现骨质疏松、关节酸痛,可以在饮食中加以补充,如黑豆、黄豆、龟苓膏或枸杞子泡茶。

针灸以补肝肾的穴位为主,可常灸关元穴(前正中线,脐下3寸)、中极穴(前正中线,脐下4寸)。这类型人减肥速度慢,若能稍微增加运动量, 如每天快步走20分钟,则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

3、减肥常用中医方药

中医认为肥胖多痰湿。减肥消臃应健脾化湿、除痰逐水、温阳化湿、淡渗利湿。多用丸剂、煎剂、散剂内服,或中药泡水代茶饮服。常用中医方药介绍如下:

1.细腰身方

桃花3株,阴干,研末。每日空腹服用1克。服后大便溏薄,如有泻下症状则暂停。 本方能细身,令面洁色红。

2.荷叶散

败荷叶适量,上药烧存性,研末。每次服6克,米汤送服,每日2次。本方能减肥消肿,令人瘦。

3.减肥轻身丸

黑白牵牛子各20克,炒草决明、泽泻、白术各重10克,山楂、首乌各20克。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吞服20粒。本方能消食化瘀,减肥去脂。

4.减肥汤

首乌、泽泻各20克,淫羊藿、黄芪、生山楂、莱菔子、花生壳各30克,白术、防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于饭前先喝1碗汤,然后再吃饭,可减少饭量,连用2个 月以上。本方温阳化脂,健脾益气,利水减肥,适用于各种肥胖症。

5.健美减肥茶

山楂、麦芽、六神曲、莱菔子、陈皮、茯苓、泽泻、赤小豆、藿香、草决明、夏枯草各15克,炒黑白丑各6克,茶叶适量。共研粗末,每次用6-12克,泡开水饮,15日为一疗程。本方利尿除湿,降脂降压,减肥。适用于各种高血压,高血脂起的肥胖症。

6.减肥茶

荷叶1张(切细),生山楂、生苡仁各10克,橘皮5克。早上将药放入热水中,冲泡后饮服,当天饮完,可再加开水泡饮。

每日按此法冲泡,连续饮服100日。本方可健脾除湿减肥。

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

4、肥胖通用艾灸法

自《内经》后,历代医家对肥胖的病因病机也做了 一些论述,认为肥胖的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水湿痰浊膏脂滞留。肥胖与痰湿关系密切,而痰湿的形成又与肝、脾、肾有关。而关元穴可调整肝脾肾三条阴经,有健脾补虚、养肝疏泄、补肾益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金匮要略》记载“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艾灸关元穴,具有健脾化湿、温阳化痰的功效。

故通过艾灸关元穴,可补火生气,痰湿自消,机体恢复平衡,肥胖亦消。

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

5、附:肥胖的外治法

(以下资料来自百度文库)

要想彻底改善肥胖的问题,就要通过祛除外寒和内火来完成。其实不光是肥胖的问题,如果祛除了外寒和内火,五脏功能得到了调节,整个身体状况都会得到改善。中医治病不是治症,而是整个身体的调节。身体调节顺畅了,血脉都通畅了,病自然就消除了,肥胖也就自然地消失了。

不同部位的肥胖,推拿相对应的经络

清除大腿内侧肝经上的赘肉,可用手掌根推肝经。每天睡觉的时候,用手掌根从大腿根推到膝盖附近,把这条肝经的位置推几百下。

清除大腿外侧胆经上的赘肉,可敲胆经。大腿外侧胆经有一个天然的标志,就是人们裤线的循行位置。要想减去这个部位上的赘肉,只需要拿指节去敲打就可以了。

清除腰上的赘肉,可敲带脉区。如果腰上有赘肉,就敲腰两边的带脉区,这里是肝胆经的循行位置。敲带脉很简单,只要平躺着,手握空拳,每天坚持敲打300次,由轻到重,不久这些赘肉“游泳圈”自然就下去了。

消除臀部上赘肉的方法推拿膀胱经。用拳头敲打臀部,可以达到臀部减肥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把臀部的寒气排出。还有,大腿后侧、小腿肚子上的赘肉都可以用按揉、点揉的方法来消除。

通治各种肥胖的自疗法——推腹法、走路法、早睡早起

推腹法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因为人体的12条经络都在肚子上有循行,所以把肚子推顺了,12条经络就通畅了,等于都得到了锻炼。推肚子的时候,要用食指肚从心窝开始推。有时候,您可能感到心里闷得慌,堵了口气,这时要把这个气推散。

推的时候要往下推,推过肚脐眼,推到小腹部。先推中间这一条,然后再推两侧。推到肝胆经的时候,要斜着往中间推,因为肝胆经是斜行走向。这么一推腹,12条经络都调节和畅通了,身体的垃圾也会很容易被带走了。

临睡觉的时候要推一次,第二天起床之前再推一次,各推5分钟。

走步法就是每天徒步。当您要上班的时候,最好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提前下车,然后走着去上班。老年朋友去公园时要多走路,这样可以均匀地将身体的赘肉减下去。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文来源:由中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