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中医从无“排毒”之说!

作者:健康医对一 2017-08-14阅读:3533次

知道吗?中医从无“排毒”之说!

一提起“排毒”,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清肠排便。事实上,现代排毒多依赖的清肠排便,属于中医“下法”的一种疗法。但“排毒”是现代人的说法,中医从无“排毒”一词,有的仅是“毒”的这种说法。那么,中医的“毒”究竟指什么?

知道吗?中医从无“排毒”之说!

此毒非彼毒

古代中医文献中,“毒”这个词汇出现的比例并不是很多,出现的语境主要有以下三种:

药物之毒

如半夏、附子、大戟、芫花、甘遂、乌头、巴豆、铅丹等。这类药品在 《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仅病患可服用,且不能久服。

“疫疬”之毒

“疫疬”是“天地间的不正之气”,是一种邪气,其具有较强的时令性、传染性,其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偏胜之“毒”

许慎《说文解字》曰:“毒,厚也。”六淫偏胜则为毒,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此毒指偏胜之“毒”,并不是“毒素”或一种独立的物质,而是某一种物质或性质在人体内滞留发展,呈现一种“过”的状态,譬如说,寒毒、湿毒、热毒、浊毒等。

知道吗?中医从无“排毒”之说!

一般来说,前两种是狭义之“毒”,第三种是广义之“毒”。所以,广义上的“毒”不局限于有“毒素”的物质,使用不当或偏性不纠,长期以往即成“毒”。某些偏性食品并不含毒素,但是过度食用了这类性寒或性热的食物,则反而成“毒”。此外,偏离正常的生活习惯,如过多吹空调、过劳、熬夜等都会因为过度而成“毒”,威胁人体健康。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清代郑寿全在《医法圆通》中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当不服,参、芪、鹿茸皆是砒霜。”由此可见,“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知道吗?中医从无“排毒”之说!

清除体内垃圾也是一种进补

老百姓常用人参滋补,不会和“毒”联系起来,但是健康人尤其是小孩滥用人参,会导致体内功能紊乱、口腔溃疡、流鼻血、大便秘结等,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相反砒霜剧毒,但把握有“度”,有时也会为治病所用。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对肺、肾的效果不错,比如肺虚咳嗽,但是对中风患者、有出血症状的、热性体质的、女性更年期有烦热表现的不建议使用。

健康人群尤其孩子不能滥用人参。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各类代谢产物蓄积在体内会使人体气血阴阳运行失调。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引起的“实证”不能一味进补,否则成了“呆补” 、 反而会“补而不通”。“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扶正而不恋邪”是补法应遵循的原则,应该在辨清证候虚实前提下当补则补,当通则通。换言之,清除垃圾也是进补,正所谓“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那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哪些危害人体的“垃圾”呢?

我们每天一睁眼,就要看到外界的环境。肝开窍于目,长期用眼看纷繁复杂的内容会令我们产生喜怒哀乐,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导致失衡则会产生“毒”。比如互联网上不良内容的泛滥,会让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更容易浮躁、不稳定,久而久之会损耗肝血、肾精,导致心智迷乱、心神涣散、视物昏花、精神萎靡等。

知道吗?中医从无“排毒”之说!

现在的人营养过剩,中年后很多人发福,挺起了将军肚。大量脂肪颗粒潴留体内,不能由正常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中医认为其属标实之邪,以水湿、湿热、血瘀、痰浊为主。全身浊毒类似于高血脂、肌酐和尿素氮偏高等,其水平越高,浊毒越盛。而局部浊毒比如脂肪颗粒在腹部沉积、尼古丁在肺部沉积、大便在肠内无法排出等,会损害脏器,其与全身浊毒互相关联,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环境因素恶化和生活方式的不规律,浊毒致病也更加明显。由局部到全身,或由全身到局部,互结交缠,胶着黏滞,以致久而化瘀,阻塞血络,戕伐正气。比如,心脑血管病很多都是血管内血脂高、血糖高等最后破坏了血管壁,引起了阻塞性的后果,如果侵犯清窍,则神昏谵妄,造成高血压、头晕等。

另外,生活作息紊乱,会使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蕴积体内而化生成“毒”。浊邪胶着壅滞,毒邪性烈而善变,所以既病程总体缠绵迁延难愈,又时有病情急骤发展,且随浊毒损伤脏腑脉络之部位不同而并发症丛生,变证多端,进一步耗灼气血津液,加重气血津液生成、输布、代谢的紊乱,甚至最终难以逆转。所以,只有身体清洁了,元气才会充实。

小贴士

传统中国虽然没有“排毒”的直接说法。然历代一些医家的冶疗思想中却蕴含了这一理念。最著名的如张从正认为人体之常血气本是流通的,邪气侵阻是影响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病邪如得法除,可以达到恢复血气流通的目的。所谓“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但现代有很多人仅仅把排毒归结于排便是局限的、片面的。

小课堂

关于毒,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解释,“现在这个概念较为笼统。身体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长痘痘,皮肤痒,并非指现代医学讲的中毒或毒性药物的毒,而是指‘垃圾’或‘毒素’存于身体,即身体由于某种原因,体内该运出去的未能运出,反而停积在体内成为‘垃圾’。”体内产生的毒素需与往外运转的能力达到平衡状态,只有这样人才能处在相对键康的状态。

人体的“垃圾”,如中医讲的痰饮、瘀血、湿邪等,只要是成为邪气了,这就是“垃圾”或 “毒素”。

陈明以水来举例,水喝进去,如何在人体内进行消化(代谢) , 按照中医来讲,水必须气化了才可以在体内运行。即将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转变成气态,这个水就运化了,被人体所吸收了。但有诸多原因,包括体内阳气不够,或体内有邢气阻挡等,比如体内的火虚了,或者由于其它邪气将阳气挡住了,不能正常发挥阳气的温煦、燕腾作用,那体内的水就不能正常的气化,停留在体内而成为邪气(水邪),也就是“垃圾”。水往低处流,体内水液停留,往往下肢先水肿,表现为腿沉重、行走不便、一按一坑等,这便是体内“垃圾”转运不了的例子。

此外,水如果在身体里转运不出,则会变成水湿、痰饮,这也是中医讲的“毒”的一种存在形式。(小课堂内容由倪胜楼采写)

文/姬爱冬 广州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战略合作伙伴《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7年8月刊,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End—

更多健康科普,在微信公众号,健康医对一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