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尿床不是小事,是它在作祟!可能还会影响孩子性格和心理!

作者:中国家庭报 2018-02-12阅读:1198次

近日,一则创意十足的尿床公益广告牌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亮相,广告牌采用特别的制作工艺,让所有的成年人只有俯身到孩子的高度才能看到“尿床的伤痛”的广告牌,呼吁“大人”们正视并关注孩子尿床——小儿夜遗尿。

女儿9岁了还尿床

尹女士最近总发愁,女儿9岁了,可现在还会时不时尿床。她原本以为孩子这毛病等长大了就会好,谁知道却越来越严重,不仅晚上会尿床,有时白天上学连一堂课都坚持不完,就得中途去厕所。“女儿大了也有自尊心,一直没敢带她去医院。”可是最近尹女士发觉,女儿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脾气也容易急躁。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快5岁了,别的小朋友早已脱离了尿不湿,可她的孩子晚上睡觉还需要带着尿不湿。“孩子3岁多我就开始在床上垫隔尿垫,可他半夜总是尿床,隔尿垫都洗不过来了。”无奈之下,张女士又给孩子带起了尿不湿。

儿童夜遗尿,俗称“尿床”,在临床上指5周岁及以上儿童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

儿童夜遗尿的患病率非常高,根据《2017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5岁孩子的患病率高达15%,10岁孩子的患病率高达5%,甚至16-18岁的青少年中还有高达1.7%的患病率。

令人担心的是,在我国儿童遗尿症的就诊率不到20%,即使是每天都尿床的严重情况下,也仅有40%的家长会带孩子就医。很多家长都认为尿床不是病,认为是孩子笨,或是孩子的“坏习惯”,长大就会好。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近4成的家长曾因为尿床问题责骂过孩子。据了解,相当一部分的遗尿症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自愈。但这个概率只有15%左右,大部分患儿的遗尿症状会持续到成人。

孩子为啥总“画地图”

造成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体质原因,也有后天的发育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据国外的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有遗尿行为的话,其子女发生遗尿的概率大概有40%,若父母双方都有遗尿病史的话,概率能达到70%左右。

专家指出,首先是睡眠唤醒困难,孩子不易感受膀胱充盈状态而觉醒;其次,缺乏一种化学物质,叫作抗利尿激素。这种物质在孩子睡眠时分泌得更多,告诉肾脏少产生些尿液。所以,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缺少了这种物质,膀胱也不能储存这些多余的尿液。此外,有的孩子具有膀胱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是膀胱容量小或者膀胱过度活动。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把孩子叫醒起来上厕所,那膀胱就会自己排尿,这样就发生了尿床。

还比如,有些不良习惯也可能导致尿床。如果孩子不是经常排便的话,粪便就会积压,并压迫膀胱,这样膀胱就很难把尿“憋”住,留在膀胱里。

专家指出,社会上某些机构为吸引眼球,声称夜遗尿会影响智力甚至生育。

事实上遗尿症只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行为及性格,与智力或生育毫不相干。好多患儿相当优秀,学习成绩很好。此外,一些家长误把中西医上的“肾”混淆,在寻医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其实该病大多诱发原因与肾无关。

文/芳妍

相关链接

要想杜绝孩子尿床的问题,就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生活。不要让孩子白天剧烈运动,以免过度疲劳;让孩子少吃甜食,不喝各种饮料;晚上少喝水,睡前2-3小时不再进食或饮水;睡前排尿;夜间由家长或闹钟唤醒,而且要让孩子彻底清醒,自己去卫生间排尿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部分孩子的夜遗尿现象可能会改善。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则可通过准确记录孩子4个白天、连续7个晚上的饮水、饮食及昼夜排尿情况,来帮助医生寻找孩子夜遗尿的根本原因,精准治疗。

遗尿症并不是儿童的过错,家长不应因此对其进行责罚。对于年龄小、遗尿对生活影响小的儿童可首先进行基础治疗,且基础治疗贯穿遗尿症治疗的全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