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程序员”大爱反哺:连续三年每周末千里返家照顾养父母

作者:红星路二段 2018-03-09阅读:5640次

从上海到江苏淮安,一趟往返约一千公里。上海美女程序员刘晓晓每个双休日坚持千里返乡,照顾重病养父、智障母亲以及年迈的奶奶。三年,150多周,25岁的刘晓晓周周都用万步脚印书写“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反哺大爱,扛起了一家人的希望,被网友誉为“最美女程序员”。

“最美程序员”大爱反哺:连续三年每周末千里返家照顾养父母

刘晓晓(右一)和弟弟照顾养父

角色反转父亲成“孩子”需要照顾

2018年1月26日,周五。这天深夜两点多,估摸女儿已睡着,60岁的刘久勤偷偷睁开涩涩的眼睛,揉了揉。转过头,只见女儿侧趴在床边,脸上写满疲惫,小小的眉间隐约流露着内心的焦灼与担忧。凌乱的头发,长长的睫毛,随着女儿均匀的呼吸微微抖动。那双细白的手,紧紧地握着刘久勤长满老茧的手。刘久勤心头一阵酸楚,眼泪不听使唤地顺着他沧桑的脸庞“哗哗”而下。

每个周五晚上刘久勤是最难入睡的,因为女儿刘晓晓会在深夜一两点轻手轻脚地走入他的病房,来到他的病床边,轻轻地摸他的手,确认父亲安好晓晓才会侧趴在床边睡着。

周六早上醒来,发现父亲胡子拉碴,刘晓晓打来热水,麻利地给父亲洗脸。刘久勤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非常配合女儿的动作,抬头,低头,左转,右转。不一会,父亲那张苍老的脸被收拾得干净清爽。

好温馨的一幕,父亲变成了“孩子”,需要女儿照顾。

老小老小,人生就是这样完成了轮回。

病友很羡慕,说:老刘你养了一个好女儿,这样的女儿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刘久勤慈爱地看着刘晓晓,眼里闪烁着泪光,他喃喃地说:“是啊,真是我的好女儿。我老了,现在一直拖累女儿。”说着悄悄别过脸,眼泪滴在了手背上。

中午,淮安难得地出了大太阳。刘晓晓推着轮椅将父亲带到了院子里晒太阳。晓晓依偎在父亲身边,开心地跟父亲聊天:爸,我以前最爱吃鱼,您每个周末都会买回好多好多的鱼,然后煎香香的鱼让我吃。那时候,我还不会吃鱼,您总是耐心地教我挑鱼刺。那时候,我好幸福,吃鱼从来不腻……我那次出车祸,手不能动,吃饭您是一口一口地喂我,我都那么大了,现在想起来还不好意思呢!

女儿甜美的回忆,让刘久勤陷入记忆,他静静地听着女儿回忆往昔,突然,他的眼圈又红了,泪水涌了出来。刘久勤一边抹泪一边说:爸爸现在变成了小孩,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晓晓连忙掏出纸巾,她也哽咽了:爸,您养大了我,现在轮到我做大人,我可以为家人遮风挡雨了。

“最美程序员”大爱反哺:连续三年每周末千里返家照顾养父母

刘晓晓获赞“最美程序员”

父爱如山女儿是宝贝血汗倾注爱

都说血浓于水,才能三年不间断不辞辛劳千里回乡照顾亲人。但其实,刘晓晓不是刘久勤的亲生女儿。

1993年,刘晓晓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吴集镇。她一生下来就被送到了养父刘久勤的家里。“父亲对我比亲生女儿还好,父亲的每一滴血汗里都是爱。”回忆小时候,刘晓晓一脸甜蜜。虽然家境贫寒,但别的孩子有的东西,她有,别的孩子没有的,她也有。家里虽然贫困,但父亲靠自己的一把子力气撑起了家,却也温饱无忧。父亲只是个泥瓦匠,却会在节假日买一些好吃的糖果、冰淇淋给她,会在她生日时送布娃娃给她。

大约九岁那年,一天,刘晓晓和小伙伴玩耍时有了点小摩擦,对方指着她厌恶地喊:“你亲生父母都不要你,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刘晓晓第一次听说自己是捡来的,她委屈地跑回家找父亲哭诉。父亲这才告诉她,他确实只是她的亲叔叔。还说她的亲生父母家不远,就在十几里路外,是做收购粮食的生意人,家境较殷实,如果晓晓不想在这个家受穷,可以回去跟亲生父母过幸福的日子。

但是刘晓晓还是喜欢养父家。尽管养母智力有问题,养父是个苦力工,但是养父母、爷爷奶奶对她都很好,即使后来有了弟弟妹妹,但养父还是把她当作心头肉,视为手心宝,省吃俭用供她上学。

自从知晓自己的身世,刘晓晓变得格外懂事,从不让家里人为她操心。2011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刘晓晓永远忘不了父亲送她到县城乘车上大学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定格在她脑海里最快乐的画面:坐在养父的电动自行车上,惬意的风从耳边吹过,她搂着养父,心想,将来一定要找份工作好好孝敬养父母。

照顾养父每周末返乡奔波千里

养父变老了,近几年回淮安老家靠种几亩地养活全家。2015年,刘晓晓大学毕业,在上海找到了工作,成为一名程序员。虽然她把每月6000多的工资一半都寄回家里,剩下的钱交了房租便所剩不多,但她很开心,因为一切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样平淡的日子对他们一家来说竟是奢求,一切都在2015年10月改写了。

2015年国庆节,刘晓晓出了车祸,手划伤了,面部也缝合了几针。祸不单行,不久后,养父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刘晓晓带着养父去了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大大小小化疗了十几次。看着养父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输着蓝色的黄色的药水,刘晓晓心痛极了。她握着养父的手说,您养育了我,只要能救您,我咋苦都行。

这个家,风雨飘摇,支撑起来困难重重:虽然在养父被查出患白血病前,患脑出血的爷爷就去世了,但是因治疗爷爷,家中积蓄已花光;奶奶已85岁,腿脚不便,却还要照料智力残疾、四肢无力的养母;弟弟妹妹还小……

几次化疗过后,家里便被掏空,刘晓晓的工资成了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为了让养父接受治疗,刘晓晓必须坚持工作。为了省钱给养父治疗,刘晓晓过得异常清苦:早餐通常就一个包子一个鸡蛋,中午在食堂就一荤一素一米饭,晚上加班则罗森饭团一个。这时候,妹妹嫁到了宿迁泗阳。妹妹嫁人后,一直养胎带娃,没有收入。18岁的弟弟则辍学在家照顾养父。

家里的这一切,都让刘晓晓放心不下。她决定每个双休日回乡照顾养父。上海到淮安有一千多里,2015年10月开始,每周五下午5点半,刘晓晓下班后就拎着包匆忙赶往地铁,途中再与大巴司机联系,赶至约定地点,一小时后,她乘上回淮安的客车。从上海到淮安,车站坐车车票130元,为了省几十元,她选择了站外坐车,只需要80元,但经常没有座位。站着是累点,但这不算什么,刘晓晓说,她最怕的是冬天,凌晨到淮安市区后,如果要打的到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需要近20元,为此,她只能选择骑共享单车。寒风刺骨,骑到医院,脸、手、脚都被冻麻了。

每周日下午回上海前,刘晓晓都要回吴集镇老家,做顿可口的饭菜给奶奶及养母“解馋”,也帮弟弟做点家务。

从2015年10月至今,100多个星期,刘晓晓周周千里往返。虽然辛苦,但一周里能照顾亲人两天,也让她稍微放心一些。

“最美程序员”大爱反哺:连续三年每周末千里返家照顾养父母

刘晓晓“全家福”

经历磨难依旧微笑着迎难而上

几次化疗后养父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没想到2017年7月,养父病情复发。医生说复发后只有尽快移植才能存活,否则只有不到半年的存活时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小叔和养父骨髓配型成功!可是移植费用最低要60万。而过去三年的治疗已经花费近30万,家里早已家徒四壁。目前家里从亲戚朋友那里筹了15万多,离移植还差十万八千里,而且很快就会花掉,因为在做移植前准备。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乐观的刘晓晓说,未来的路会有很多坎坷,但我依然会微笑着迎难而上。“既要上班又要筹钱看病,要是有10个我就好了。一个在医院,一个跑政府,一个去北京,一个研究疾病,一个用来和病友交流,一个在家照顾奶奶,其他剩下的都去挣钱吧!”

幸好,刘晓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单位同事知道她的事情后,都抢着帮她干活。领导虽然没有明说照顾她,但是从不安排繁重活给她,也尽量不让她加班;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都很关照养父;认识或不认识的好心人也给了帮助,这些刘晓晓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银雪是刘晓晓的高中同学,一路看着她走过来的不易,特别心疼她。看着她手里上海淮安两地厚厚的车票,看着她每次凌晨定位在医院,不由泪如雨下。银雪尽自己的能力,陪刘晓晓到当地民政局、新农合中心等部门申请临时救急难和大病、慈善救助等。

琴薇若雨也是刘晓晓的高中同学。她不为余力地在网上为刘晓晓呼吁,说一个女孩子每到周末就奔波于淮安上海两地蛮不容易的。因此希望网友“献出爱心,少买一块冰淇淋,伸出真情友谊温暖的手,帮帮她。大家的点滴爱心汇聚起来就是爱的海洋,就能拯救他们这个多苦多难的家庭。”很快认识亦或不认识的好心人都给予晓晓尽力的帮助。

千里来回奔波,这么累,有过想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吗?刘晓晓说,没有想过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亲生父母有自己的幸福家庭,她不想再让其他亲人陪她受累。再说,她是在养父家长大,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养父母、奶奶花了很多时间,教她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她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穿衣服、梳头发,这些和养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令她怀念。现在,亲人变成了小孩子,腿脚不便,她要变成他们的大人,做他们的拐棍,带他们走好余下的人生路。

三年了,长途大巴外的树叶黄了又绿,春花谢了又红,秋水瘦了又满,可女孩却始终步履匆匆坚定如昨。对刘晓晓而言,眼前的苦难,只是一道裂痕。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正因为有裂痕,光才进的来。在光的照射下,一切都有希望。美丽的女孩,她的孝顺,坚强,乐观定会让更多的光透进来,照亮明天的路,走向美好。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

作者/丽君(刘晓晓供图)编辑/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