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又尿床了!” ——关注小儿遗尿

作者: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8-04-29阅读:3203次

作者:王广飞 李智平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小儿夜间遗尿会困扰到相当多的家长们,也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家长们需要多去了解一些小儿遗尿的知识,清楚认识到小儿遗尿疾病的症状,平时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什么叫做遗尿症?

遗尿症又称尿床,指小儿已达到应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龄,但仍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DSM-Ⅳ),指≥5岁儿童,每周至少2夜尿床,并持续3个月为标准;Nijman在第2届国际尿控会上则以≥5岁儿童,每周≥3次夜间不自主排尿为标准,我国目前多采用这两个标准。

DSM: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虽然夜间遗尿症一般属良性症状,但长时间这样会给儿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遗尿病久可见患儿面色萎黄、学习成绩下降,并有精神不振、四肢欠温等症状,年龄较大的儿童还会有害羞或精神紧张、焦虑、缺乏自信等表现,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正确引导+药物治疗很重要!

1、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1.保证每日正常液体摄入量,睡前3-4小时可适当减少液体摄入量。

2.膀胱训练:在日间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每日排尿在4-7次,以扩大膀胱容量。

3. 监督患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对患儿的排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提醒。

4. 每天让孩子按时睡眠,睡前不宜过于逗弄,不宜剧烈活动游戏或观赏太兴奋的视频,以免大脑过度兴奋,诱发夜间尿床。

5. 正确的心理疏导,岁数较大的儿童有强烈自尊心的,他们觉得尿床是非常可耻的事,羞愧难当,再加上父母的打骂,他们的身心会受到很大创伤,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自闭抑郁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所以要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6. 家长可用日历详实记录每晚遗尿出现与否及发生次数,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和判断疗效。

7. 患儿应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健康饮食。

8. 对于经教育和引导无效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和家长帮助下使用遗尿报警器。


2、治疗小儿遗尿药物

(一)减少尿液生成量的抗利尿激素药

抗利尿激素药临床最常见的药物为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适用于夜间多尿型患儿,推荐初始小剂量使用(睡前服用0.2mg),连续使用4-8周后停用此药至少一周,以便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注意]:该药物治疗夜间遗尿时,应在服药前1小时和服药后8小时限制饮水。若治疗时未严格控制饮水将出现水潴留和/或低钠血症及其并发症状(头疼、恶心、呕吐和体重增加,更严重者可引起抽搐),此时应终止治疗直到完全康复。

(二)增加膀胱容量和减少膀胱不稳定性收缩的抗胆碱能药

抗胆碱能药治疗小儿夜间遗尿能抑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增加膀胱容量,减少逼尿肌收缩频率,对合并夜间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单症状遗尿症患儿效果较好。常用药物有奥昔布宁(Oxybutynin),适用于5岁以上儿童。口服剂量:每次5mg,每日2次,最多不超过每日3次。

(三)三环类药物

用于夜间遗尿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常见的有丙咪嗪(Imipramine),口服小剂量丙咪嗪片(一般睡前口服10-25mg)配合治疗,不仅有扩大膀胱容量的作用,同时刺激大脑皮层,使患儿容易惊醒而起床排尿。[注意]:6岁以下儿童禁用;在使用过程中个别患儿在治疗开始时,可能出现睡眠不安烦躁、食欲下降、易兴奋的现象,一般约1-2周后可自行消失。

(四)中药

用于夜间遗尿的中药有很多,如缩泉合剂,有补肾固精收敛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遗尿。但注意不可随意购买,而应到正规医疗机构,经医生诊疗后处方使用。

来源:上海药讯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