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 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作者:观心笔 2018-04-26阅读:2840次

大家都知道,随着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逐渐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其中,冠心病作为重要的一类,逐渐受到我们的重视。我国目前有超过1千万的冠心病患者,患病率仍在上升,死亡率也在上升。而导致冠心病发病率最高的一项原因就是胆固醇高。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与甘油三酯、磷脂等共同构成人体的脂类物质,我们平时做的血脂检查就包含了胆固醇。人体中胆固醇有两个来源:主要由肝脏合成,占2/3;另外1/3是从食物中获取。刚提胆固醇,大家会觉得它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黑煞星”,其实它是我们身体的正常成分之一。

一、胆固醇有3个重要作用

第一,人体含有众多的细胞,细胞膜由胆固醇和磷脂组成,所以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胆固醇如果缺少,细胞膜就会变得薄弱,细菌和化学物质等外敌侵入时,就会很难阻挡。

第二,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原材料,缺少胆固醇会造成这些激素分泌不足。

第三,胆汁酸以胆固醇为材料在肝脏中合成,而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帮助消化脂肪。

胆固醇是油脂,血浆主要是水,不溶于水的胆固醇如何在血液中流动?

胆固醇借助既溶于水、又溶于油的磷脂和载脂蛋白,融入血液中,顺畅的在血管中流动。被载脂蛋白和磷脂层层包围的球状脂质的集合体就叫做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液中总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的。胆固醇由“空货车”磷脂和载脂蛋白装载,形成“运输货车”——脂蛋白,可顺畅的在血管这条公路中流动,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二、运输胆固醇的货车——脂蛋白,主要有两种:

“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好”胆固醇,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坏”胆固醇的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血管,具体如何发挥破坏作用,接下来详细介绍。

“好”胆固醇,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比LDL-C更复杂的脂蛋白,在其众多的功能中,HDL-C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清道夫”角色,把体内多余的胆固醇送回到肝脏,排出体外,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这样就避免了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和斑块的形成,降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三、“坏”胆固醇是怎么破坏我们的血管的呢?

我们健康的动脉血管壁是富有弹性的,但是当血液中“坏”胆固醇过多,会钻入血管内皮下方,之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可捕食异物,将LDL-C吞噬,由于自己无法分解,随着体内LDL-C中含有的胆固醇不断增加而变大,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不久以后会因为胆固醇吸入过量而破裂,如此一来,胆固醇、泡沫细胞残余物会在内膜上形成粥状的黏糊糊的斑块。斑块不断变大,动脉内管壁的一部分也随之像肿包一样向外凸起,血液流动通道即血管内腔变窄,血管失去弹性变硬变脆,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很薄,容易破裂,粥样物自裂口逸入血流,遗留粥瘤样溃疡,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完全堵死,供应的细胞会因为缺少氧气和营养发生变性坏死,也就是发生了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有稳定和不稳定性斑块。对于稳定斑块,LDL-C较少,覆盖在坏死的脂质上面的纤维帽比较厚,这样的斑块就像皮厚馅小的饺子,不容易破,相对稳定,一般会引起比较固定的狭窄。而不稳定斑块,LDL-C较多,覆盖在坏死的脂质上面的纤维帽相对比较薄,这就像薄皮大馅的饺子,易破,这样的斑块很危险!这两种斑块对血流的影响不同,稳定斑块通常进展缓慢,血流逐渐减少;而不稳定斑块一旦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流急剧减少,甚至中断。所以这两种斑块造成的影响也不同。那么,哪些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呢?临床研究发现,较粗的大中动脉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根据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不同,导致的疾病也不同。供应心脏营养和氧气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会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四、为什么冠心病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呢?

这是由于发病的斑块类型不同。由稳定斑块导致的冠状阻塞,心肌虽然缺血,但还能工作,这就是稳定性心绞痛。随着稳定斑块增大,心绞痛逐渐加重,冠状动脉严重阻塞,心肌严重缺血,快“饿死”了,这就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当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时,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心肌坏死,彻底“饿死”了,这就是心肌梗死。

冠心病这一安静的杀手,在我国造成的危害很严重。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中国冠心病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人,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40岁以后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倍左右。所以一定要积极预防和控制冠心病!他汀抑制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是降低冠心病风险的基石药物。

冠心病患者管理胆固醇除了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具体来讲,就是12个字:管住嘴,迈开腿,不吸烟,好心态。

五、冠心病患者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段

1、暴饮暴食后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观心提示:

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用力排便时

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

观心提示:

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剧烈运动时

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

观心提示:

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休息半小时后用家用心脏预警仪检测一下心电图,如果发现心脏有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将心电图发送给医生。在急救车来之前应先平躺休息,保持空气流通呼吸顺畅。

4、压力大、精神紧张时

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

观心提示:

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点至12点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

观心提示:

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6、每年11月到来年3月

国际多项研究发现,以季节来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观心提示:

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