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

作者:西苑医院 2018-10-31阅读:4987次

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

--点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订阅号 查看往期内容--

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

冠心病是供应心肌细胞的血管(称作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对于冠心病,临床医生最常用的一种直观解释是:心肌细胞可比作庄稼,冠脉比作水管,水管上生锈阻塞了,水源不通,庄稼就枯死了。

按照这个类比,水管阻塞的程度是决定庄稼生死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冠脉的狭窄程度是急性心血管危险事件的最主要因素吗?

并不是。早在1988年,就有科学家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并不是引起心血管猝死的主要原因,相反,70-80%的心血管急性事件,多发生在轻度和中度狭窄的病例

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

也就是说,轻中度狭窄有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这是为什么?现在认为主要原因是斑块不稳定,容易破损和成形血栓,导致血管栓塞,引起心血管急性事件。这种不稳定易产生破损和血栓的斑块称为易损斑块。

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

斑块不稳定?有些人不禁疑惑,它又没有情绪,怎么还能不稳定呢?

要想明白斑块不稳定的概念,首先应该明白斑块是怎样形成的,简单来说,动脉本来是光滑的,但是在高血压、炎症因子等因素作用下,动脉壁内的内皮细胞受损,低密度脂蛋白就进入到内皮下,然后血液中的单核巨细细胞和血管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吞噬了内皮下的低密度脂蛋白,变成泡沫细胞,然后平滑肌细胞分泌纤维覆盖在泡沫细胞表面,成为纤维帽,纤维帽形成后,里面的泡沫细胞缺氧坏死,形成粥样坏死的物质,就形成的最终的粥样斑块。在这过程中,如果有钙盐的沉积,还会形成斑块钙化。

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

从斑块的形成过程来看,可以总结出斑块的成分至少有3种:纤维帽,脂质核,钙化灶

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如果皮薄(纤维帽薄)馅大(脂质池大),那么这种斑块就不稳定,脂质池极容易突破纤维帽,破溃处诱发血栓急剧形成,导致危险事件。这就是斑块不稳定的类型之一。

其他类型的易损斑块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被人们总结如下:

易损斑块诊断标准

1.主要标准:

(1)斑块内活动性炎症。

(2)脂核大(>40%),纤维帽薄(<65um).

(3)内皮脱落,表面血小板聚集。(4)斑块裂隙与受损。

(5)狭窄程度>90%。

2.次要标准:

(1)表面钙化结节。

(2)斑块成亮黄色。

(3)斑块内出血。

(4)内皮功能异常。

(5)血管正性重构。

需要说明的是,易损斑块的研究并不完善,这些诊断标准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和补充。

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

不管怎样,既然意识到易损斑块比狭窄程度更具有风险预测价值,我们就应该抛弃那种“狭窄程度不重,没必要重视”的观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尽快开启保护斑块的治疗之旅

提到治疗,现在许多研究已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可通过降脂、 抗血小板聚集、 改善血液粘稠度、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多种途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有许多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疗,能长时间将冠心病控制在稳定期。

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冠脉轻中度狭窄可能比重度狭窄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