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不得糖尿病,尽量做好这15点就够了

作者:贝塔糖 2017-12-28阅读:2997次

现在世界上的糖尿病人越来越多,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在火速上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糖尿病呢?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只能猜测一下大致的原因,那就是遗传、长期饮食过量、缺乏运动、心情抑郁等。美国《预防》杂志就有一篇文章指出,大部分人没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才会导致血糖失控,长期下来就导致了糖尿病。今天塔哥就跟大家讲一讲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只要做好,可以将糖尿病拒之门外,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生不得糖尿病,尽量做好这15点就够了

1、减轻5%的体重

控制体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健康的一大保障,只要身体超重,一般都会被各种疾病盯上,其中就包括糖尿病。无论是否肥胖,甚至不喜欢锻炼,但只要自己的体重能减轻5%,患糖尿病的概率下降70%。

当然,不运动的话是很难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的。

2、吃肉前喝两勺醋

肉类是大家每天都要吃的一类食物,因为它能为人体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能够大大降低餐后血糖的水平,而且能够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如果不喜欢喝醋,那么可以尝试在吃饭吃肉之前吃上一份凉拌的绿叶蔬菜,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3、吃高纤维食物

膳食纤维一直都是防治糖尿病最关键的营养素之一,有高纤维标志的食物,一般能确保其至少含有5克的粗纤维,每天多补充一些膳食纤维,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等患病风险。

4、每天走路35分钟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其实运动不需要耗费太多的力气,走路即可。芬兰就有专家研究发现,走路能让人体的胰岛素作用明显增强。每周坚持走路4个小时,每天坚持35分钟,能让患上糖尿病的概率降低80%。

可见,每天坚持运动可以说是防治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5、食物尽量整个吃

食物整个吃并不是说一口吞下去,而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完整性,比如杂粮的表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因此尽量连皮一起吃升糖更慢;番茄皮中含有丰富的茄红素,具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菠菜的营养物质主要集聚在菠菜根中,因此要连根部一起吃。

因此,食物整个吃,可以保持营养的全面性,对身体益处无穷,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必需。

一生不得糖尿病,尽量做好这15点就够了

6、一周吃快餐不超过2

现在外面的快餐,一般热量都比较高,而且添加的调料比较杂,尤其是西式快餐,可以说是热量最高的一类食物,常吃必然导致营养过剩。

美国有专家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的人,其身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这是相当惊人的。

7、常喝咖啡

国外有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表明,咖啡中含有可以对抗糖尿病的营养物质,常喝可以起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每天如果喝上6杯咖啡,患上糖尿病的概率会降低29%到54%;每天喝4到5杯,患病概率降低约29%;但每天1到3杯则几乎不起作用。

8、火腿香肠要少吃

火腿肠之类的加工食物是要尽量少吃的,常吃这些东西对身体的伤害很大。

研究表明,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肠,患上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43%,主要致病因素就是加工肉食中的各种添加剂。常吃蔬菜、新鲜的肉才是最营养的,而且比火腿肠更美味。

9、戒烟戒酒

戒烟戒酒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要知道,吸烟喝酒会导致各种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时候也会致死。如果实在是戒不掉,那么减少次数也是必需的。

一生不得糖尿病,尽量做好这15点就够了

10、做事前3次深呼吸

大家都知道,长期压力过大也会导致糖尿病。专家建议,大家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最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以减小压力。而且平时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尽量释放自己的压力。

11、睡眠在6到8小时之间

睡眠时间和质量也都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专家表示,睡眠经常不足6小时的人,患上糖尿病的概率翻番;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增加3倍。

除了要保持睡眠时间之外,睡眠质量也是很重要的。

12、肉桂有助降血糖

德国科学家发现,肉桂有助于降血脂,进而防止糖尿病危险。打架可以尝试将肉桂粉撒在咖啡里,也可以用来炒菜吃,都可以起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13、不要独居

国外还有一项比较有意思的研究表明,独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其他人要高出2.5倍。专家建议,即使独居也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千万不要太放纵自己。

14、别滥用药物

药物因素也是可以直接导致糖尿病的,所以无论选用什么药物,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且一些常见的激素或者避孕药等,也尽量不要使用。

一生不得糖尿病,尽量做好这15点就够了

15、多关注血糖

科学数据表明,血糖指数为100到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专家建议,45岁后的肥胖者,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当定期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知识关注公号【贝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