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小讲堂

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018-03-17阅读:5562次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监测的结果有助于我们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判断有无严重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的发生,反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前言

1

在家该如何正确的测血糖

① 监测前准备

  • 用物准备:血糖仪、血糖试纸条、采血针头、酒精棉片、干棉签、血糖记录本。

  • 采血部位清洁:操作前用温水洗手,擦干待采血手指。

② 监测过程

  • 酒精消毒待采血部位,等待酒精自然风干。
  • 取出试纸→插入试条自动开机/开机插入试条→核对并调整校正码。
  • 取出采血装置→拧动并除去针头覆盖物→采血,切勿挤压采血部位获得血样,否则组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样,干扰测试结果。
  • 用试纸条吸血,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本。
  • 等待检测结果,测试中不要移动试纸和血糖仪。

③ 结果记录

  • 及时记录检测结果。
  • 记录内容还应包括饮食、运动、用药情况、身体不适等多方面信息。

2

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点

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血糖监测的频率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2h、睡前及夜间(一般为凌晨2~3 时)。国内外各指南建议的监测频率和各时间点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详见表1和表2。

3

血糖监测的治疗原则

(1) 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2) 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 h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 d,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3)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1)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2)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如果空腹血糖达标后,注意监测餐后血糖以优化治疗方案;3)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

(4)特殊人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的血糖监测,应遵循以上血糖监测的基本原则,实行个体化的监测方案。

4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之间的差异

通常血糖仪采用毛细血管全血,而实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采用血浆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与实验室数值较接近,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较实验室数值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与静脉血浆血糖较接近。

结束语:

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操作简易、检查成本低,但依从性差、且无法精细反映全天血糖的波动变化。事实上,血糖监测不单单是测血糖,它包括了“点”(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等各点的血糖)、“线”(动态血糖监测)以及“面”(糖化血红蛋白)等不同的方法。主页君后续将为大家进一步介绍血糖监测的其他方法。

内容引自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