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伤署”怎么办?老中医教你传统方法刮痧解暑

作者:美国德成行 2017-07-12阅读:1677次

天气炎热,人们常因为怕热贪凉而患上感冒,即中医所说的“伤署”,其表现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心烦、口渴、汗出、胸闷、恶心等现象。

本病的发生,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暑热或署湿秽浊之邪乘虚侵袭而成病。中医认为,伤署有阴署、阳署之分,阴署即伤署,阳署即中暑;阴署症状较轻,阴署症状较轻,类似夏季感冒;阳署病情较重。

夏季“伤署”怎么办?老中医教你传统方法刮痧解暑

阴署与阳署的区别

静而得之为阴署,即伤署也。当署之时,人们畏署贪凉,不避寒气,或睡眠时电风扇强吹,或空调温度过低,以致寒邪袭于肌表,热闭于内,阳气不得发而致病。可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胸闷不畅、不思饮食,且舌苔白腻,脉濡数。

动而得之为阳署,即中暑也。暑日当空,长途远行,或于田野烈日下劳动,或高温环境工作,时间较长,感受署邪热毒。突然出现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且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

夏季“伤署”怎么办?老中医教你传统方法刮痧解暑

伤署刮痧,畅通经气运行

伤署的高危险族群:老人、慢性病患者及妇幼,应避免在高温下暴晒,最好穿着轻便、浅色、宽松的透气衣物,每天至少喝水2000ml,在日照最强的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尽量避免外出,若出面身体不适迅速就医。

面对伤署在中医治疗上,除了用药,传统的解暑方式就是刮痧,有助体内热气散出。刮痧能畅通经气的运行,唤醒解热的功能,是快速缓解症状的外治法。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栗粒状,或暗红色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它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经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刮痧简单,方便,廉价又有效,非常合适家庭保健。

夏季“伤署”怎么办?老中医教你传统方法刮痧解暑

一般来说刮痧是使用光滑的物体(玉石、瓷汤勺、木板、硅胶或树脂制成的刮痧工具),或使用手,以刮、挤、捏(有旋转、提起)刺激体表,透过这样对身体体表经络的刺激(皮肤以下0.5~1公分的表浅之处),清除不利于身体的物质,若有精神恍惚不舒服时,透过刮痧的方式可帮助清醒。

夏季“伤署”怎么办?老中医教你传统方法刮痧解暑

正确的刮痧法:

1、角度: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并保持同一角度。

2、力道与方向:刮拭时用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刮拭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应为单方向,回程不刮。

3、频率:初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疗法的时间,应间隔1~2周,每次刮拭以20~30分钟为宜。

感冒刮痧疗法

采用穴位(风池、太阳、大椎、风门、肺俞、夹脊等穴)刮痧法,将红花油或万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肤上,操作者用手紧握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匀柔和,痛甚处应反复重刮,每次治疗时间约15分钟。刮拭出痧后再给饮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隔日治疗1次。

夏季“伤署”怎么办?老中医教你传统方法刮痧解暑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后最好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佳),30分钟内忌洗澡,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夏季刮痧不对着风扇,冬季刮痧治疗后应注意保暖;

2、空腹、过度疲劳、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的患者忌刮,低血压、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年老体弱、皮肤过敏、有心血管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癌症或皮肤有伤口、疤痕的人,及怀孕妇女,皆不适合刮痧;

4、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用轻手法。

夏季“伤署”怎么办?老中医教你传统方法刮痧解暑

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症状多表现为头晕、脸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要冷静,立即让患者平卧并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如无明显好转,要及时送往医院。

夏季“伤署”怎么办?老中医教你传统方法刮痧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