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包治百病靠谱?专家:有适用病种

作者:辟谣中心 2017-07-11阅读:2468次

“三伏贴”包治百病靠谱?专家:有适用病种

【传言】

近日热浪来袭,三伏临近,传说中包治百病的“冬病夏治三伏贴”也备受推崇。“冬病夏治”的中医理念科学吗?包治百病的“三伏贴”靠谱吗?

【结论】

基本失实

【分析】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

据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介绍,“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误区一:三伏贴治百病

真相:对 “喜热怕冷”虚寒体质有较好效果

家住郧西的彭大爷是一名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目前靠中药维持生命。时下,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他的女儿想咨询,父亲的病情适合贴三伏贴吗?

“三伏贴并非包治百病。”高学清解释:三伏贴主要适宜人群是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痛、平时怕风怕冷、易感冒等患者。中医学认为,患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寒邪侵犯人体或体质虚寒。而三伏贴正是选用温热助阳中药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敷贴,以达到激发人体阳气、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的目的。因此,作为冬病夏治的三伏贴疗法,仅对喜热怕冷的虚寒体质有较好的效果,并非包治百病。

据高学清介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承担、中国针灸学会和全国13家中医院参与的“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操作规范研究”课题组指出,敷贴部位有皮肤创伤、溃疡、感染者,对敷贴药物过敏者,以及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其他患者,不应贴膏药。同时,孕妇、糖尿病、血液病、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处于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的患者以及2岁以下婴幼儿,应遵医嘱,小心慎用。至于有些小诊所、美容院搭乘冬病夏治的顺风车,说三伏贴能“养颜美容”、“补阴壮阳”,纯属虚假宣传,切莫上当。

中医学观点认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换句话说,“三伏贴”是有针对性的,而不能“包治百病”。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禹震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市规范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适用病种,该项目仅可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小儿、老年(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误区二:夏治有效不再继续治疗

真相:治疗半途而废或使病情迁延难愈

市民周先生患有过敏性鼻炎多年,去年他到太和医院贴了三伏贴,整个冬天,鼻炎都没有复发。因此,他想咨询,今年入伏还有必要贴三伏贴吗?

在此,高学清解释,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虽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真正的疗效只有到了冬天才可以看到,并不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冬病夏治所针对的疾病多为慢性病,治疗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即便到了冬天真的有了效果,也不要轻易见好就收,是否继续治疗还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对于很多顽固的慢性病,可能还需要连续坚持数个夏天,才能使病情稳定。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医院尝试的患者,在看不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通常使得疾病迁延难愈。

误区三:夏治可保冬病不发作

真相:夏治只是基本保健,不可过于依赖

王女士是一名哮喘患者,听说哮喘患者特别适合冬病夏治。前不久,她就到太和和医院康复院区接受了冬病夏治预约。她想咨询,贴了三伏贴之后,平时的日常用药可以取消吗?

高学清表示,很多人认为,只要冬病夏治了,就可以避免冬季疾病发作,从而轻视相关治疗。但冬病夏治只是针对慢性疾病的一种基本预防保健,并不能代替日常治疗,在此期间不能盲目减药、停药。同时,一些需要遵守的禁忌也不能松懈,在夏天应忌食酸冷、辛辣、油腻食物,尽量少吹空调,同时注意适度的锻炼。

误区四:三伏贴发疱越多疗效越好

真相:一味追求起疱,可能影响下一次治疗

王先生问,他第一次贴三伏贴时起了许多疱,这是不是意味着疱越多疗效越好?

高学清介绍,三伏贴又称“发疱灸”,贴敷药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贴敷后局部皮肤会出现麻木、温热、痛痒等感觉,或起水疱现象。穴位敷贴部位水疱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敷贴治疗时间长短有关。过去普遍认为皮肤起疱治疗效果更好,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现在则以不起疱而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如果一味追求起疱,很可能影响下一次贴敷治疗。

误区五:贴敷时间越久越好

真相: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很多人认为,三伏贴贴敷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对此,高学清说,这是一个典型的认识误区。随后,他进一步解释,通常贴敷时间以2至6个小时为宜,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对于皮肤不耐受的人群而言,贴敷2个小时即可;皮肤不敏感者则可相对延长贴敷时间;3岁以下小儿皮肤特别娇嫩,且哭闹不配合,不建议贴天灸。3岁以后的儿童,贴天灸的时间也不宜太长,一般10—15分钟就可以了。(十堰晚报记者李月)

误区六:“三伏贴”从网上购买一样管用

随着“三伏贴”的火爆,一些网络商家也趁此机会加紧促销,打出各种广告语吸引消费者购买“三伏贴”。“三伏贴”能在网上购买吗?覃迅云教授告诫市民,网上购买的三伏贴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药效,建议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大夫贴敷。“因为每个人的体形不同,穴位也会有偏差,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找穴位的准确性不高。即便是第一次贴敷后留有穴位印记,也可能由于出汗、洗澡等原因使印记淡化,找不准穴位。”

错过贴三伏贴的最佳时间还能补贴吗?

北京市中医局也发布了今年“三伏贴”的贴敷时间。初伏(7月12~21日);中伏(7月22日~7月31日);闰中伏(8月1日~10日);末伏(8月11日~8月20日),共计4伏。

据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介绍,如果贴敷前发现所贴穴位处的皮肤有破口,或出现发烧、头痛、腹泻呕吐等急性感染的症状,则需推迟第一贴的时间,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出血量较多,也可适当推迟进行贴敷。“不能按时贴敷也不必担心,贴敷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效果不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