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精神心理疾病容易自杀?如何预防他们的自杀行为?

作者:白小恩 2017-09-09阅读:2028次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为预防自杀和降低自杀率,自2003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高达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并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其中,自杀人群中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高达63%,尤其是抑郁症,已经成为自杀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

哪些精神心理疾病容易导致自杀?

哪些精神心理疾病容易自杀?如何预防他们的自杀行为?

  • 抑郁症:患者整天哀声叹气,感到无助、无望,度日如年,非常痛苦。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受自责和自罪妄想的支配,认为自己连累了家人,犯了天大的错误,丧失了对自身状态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选择极端行为。

  • 焦虑症:患者长期处于紧张害怕、焦躁不安的状态,同时伴随心慌、头晕、四肢乏力等躯体不适,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焦虑症患者常因中途停药导致症状复发,严重时产生自杀倾向。

  •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妄想和幻听等症状支配下,认为有很多人要迫害他,被下毒,痛苦不堪。还有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行为被电波控制了(被控制感),或出现幻听“跳下去吧、你必须死去”等。

  • 谵妄状态:患者意识不清,丧失了对周围人物、时间、地点的判断能力,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突然从高楼跳下,或不按交通指示横穿马路。严重兴奋躁动的患者,也容易发生冲动自伤或自杀行为。

如何预防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自杀行为?

如果不幸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一定要积极寻求治疗

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都是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且是可以治愈的!然而,由于大众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足、就诊率低、治疗不规范,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哪些精神心理疾病容易自杀?如何预防他们的自杀行为?

一部分患者感觉自己有抑郁焦虑情绪,但就是不愿意看医生!

也有一部分患者已经确诊,治疗效果也很好,但是随意停药又复发!

在此,恩恩医生提醒您

精神心理疾病一定要坚持全程治疗,按时、足量服药,必要时配合心理治疗;

定期复诊,便于医生根据病情完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避免病情复发!

作为家人,要给患者更多的关注

今年,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是“用您一分钟,挽救一个生命”。如果亲人或朋友出现以下行为,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自杀的风险:

哪些精神心理疾病容易自杀?如何预防他们的自杀行为?

患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但是不想去医院,怎么办?大家可以在各个应用市场下载恩恩医生app,可以不用出家门,随时随地免费咨询三甲医院精神科医生,还可以在恩友圈里有其他病友一起交流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