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觉

作者:风影华华 2018-01-22阅读:4212次

第六章知觉

知觉世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整体反映,时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理解的过程。

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知识经验的帮助。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

感觉知觉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反映内容不同,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及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2、 生理机制不同,感觉因为仅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所以其神经加工机制较为简单,只需要单一分析器的活动,知觉因为反映事物的整体,所以神经加工机制较为复杂,需要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即大脑只有综合处理多种感受器所传递的关于事物各个属性方面的信息,才能产生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3、 产生的性质不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组织和理解的心理活动过程,处处表现出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知觉的产生信息加工,在日常生活中,知觉是瞬间完成的,看似毫不费力,但实际上知觉包括大量的智力工作和许多复杂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觉察、分辨和确认。

知觉的特性

1、 知觉的选择性,实际上是注意的选择作用的结果,即当注意指向某个事物时,该事物便同时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则成了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变成了背景,而原来属于背景中的某个事物则成为知觉的对象,所以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互转化和相互依赖的。

2、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制约,一、受客观的机构关系,即客观事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制约。二、知觉的整体性还受主体的知识经验的制约。

3、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以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直接对象做出解释并且赋予其意义的特性。

4、 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的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对象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现象。

心理学基础——知觉

心理学基础——知觉

知觉的分类

1、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舞台空间关系的认识,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

2、 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3、 运动知觉,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特性在人脑中的反应。真动知觉即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对"真正运动的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把客观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知觉现象。

错觉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方向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错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理论,一、称之为眼动理论,是把错觉归结为刺激取样的误差。二、神经抑制理论,把错觉归结为知觉系统的神经生理学原因。三、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这种理论用认知的观点来解释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