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心理医生,还在打着救人的旗号来害人?

作者:土豆绅士 2018-01-23阅读:5442次

1

前段时间,27岁的韩国歌手金钟铉,因抑郁症自杀,消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震惊,因为明星抑郁自杀的新闻已经比较常见,时而出现媒体报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普通人身边的抑郁症患者也很普遍,这就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疗愈机构,那些求治的患者,平时看上去温婉和气,到了心理机构后,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几乎是癫痫状态,令人颤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患心理疾病?

有多少心理医生,还在打着救人的旗号来害人?

之前国外的一个华德福老师来西安谈教育,讲到全世界教育现状时,无意中说到目前作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教育问题时,她说所谓健全的人,就是头脑,情感,身体共同协调发展。而美国更注重头脑和身体的发展,忽视了情感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身、心、灵共同发展,忽视任何一样,都不能称之为健康。

联想到国内的情况,从入学到毕业,孩子得到的是头脑知识的大量灌输,几乎很少涉及到身体和情感的发展,偶尔涉足,也只是皮毛。美国至少特别注重身体锻炼,每天的身体锻炼就跟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美国人身体素质都很好,即使有了压抑的情感,可以通过大量的体育运动来释放不满。

而我们,成长的阶段只有拼命的学习知识,孤立的运用头脑,让情感和身体不管不问,当成年后,离开象牙塔,进入社会大环境,各种不确定因素冲击下,我们的情感无法帮助我们应对各种问题,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终于爆发,这时就会出现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精神分裂,或者是因内部紊乱,导致的各种身体上的皮肤病,或者发低烧等等症状。

症状出现后,一些人觉得精神方面的病症不算病,就会忽略掉,或者将一切情绪发泄给伴侣,久而久之,婚姻破碎;有些患者会去找所谓的“心理医生”进行理疗,但是治疗效果不仅不好,甚至会更糟。

有多少心理医生,还在打着救人的旗号来害人?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很多“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学家”的治疗,仅仅是停留在治疗症状上。比如对焦虑患者,“心理学家”会尝试让顾客的焦虑症状消失,而不是根据症状寻找发病源。这样只知道一味的掩盖症状,只会延误身体的自我康复。这跟发烧或咳嗽其实是一样的道理,症状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在作用,发烧是为了防止身体感染病菌,咳嗽是为了排除呼吸道里的异物,这些症状是在保护我们的身体恢复正常。如果用药物来强行干预发烧或咳嗽,只会破坏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还有一些心理疾病患者会去医院采取药物治疗,医院里一般是直接开各种常见的西药,比如百忧解,西酞普兰等等,这些西药会迅速让人开心,各种抑郁焦虑症状很快消失,但是副作用同样很明显,比如会抑制人的性欲。要明白,几万年来,生存和繁衍是人类活着的唯一意义。扼杀一个人的性欲,简直就是在要人性命。

有多少心理医生,还在打着救人的旗号来害人?

2

有些“心理疾病”看起来是心理疾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心理疾病,真正的心理疾病是指,当面临社会环境时,我们的心理机制无法被激活,比如,遇到猛兽时,自己无法产生害怕感,以促使自己逃走。或者心理机制在不应该被激活的情况下,激活了,比如,对近亲产生了爱情。还有一种情况是,本来相互协作的机制,自己的心理机制却无法和其他机制协作起来,比如,无法准确评估出自身价值,以选择出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有句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大概就是如此。

导致这些心理机制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由基因突变、变异或者基因复制错误所致,可以说是先天的因素,当然也有后天意外因素所致,比如环境变化,或者天灾人祸。

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只有找准原因,才能给予恰当的治疗。

而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出现各种心理症状时,往往会被一些所谓的“心理学家”,误诊为心理疾病。

3

有很多出现心理疾病症状的人,常常会被误诊为”心理疾病“,这些症状和心理疾病差异不大,但是,经过分析,会发现,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心理疾病。

为什么人们会出现这些假的心理疾病症状,原因有四种。

第一种,远古社会自然环境和现代的环境存在差异所致。

几千年前的远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每个群体可能大概100个人左右,这些人中,每个人都能很准确的判断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并且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异性做伴侣,而现代社会,人类的群居程度前所未有,地球成了地球村,鹿晗等明星模特的高曝光率,导致男女无法准确的判断出自己的魅力,也无法准确的察觉出哪些是和自己相匹配的伴侣,这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人们出现了心理紊乱,很多人会因此迷茫,有人拼命减肥,有人不停的整容,于是出现了厌食症,自卑、自闭症,抑郁等症状。

有多少心理医生,还在打着救人的旗号来害人?

第二种,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心理机制也在不断进化,自然选择总会青睐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心理机制,这个机制会有先后或者上下的浮动,不过都是基于“平均”的基础,正常的浮动。有些心理机制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是整体来看利大于弊,比如,为了更好的繁衍,男性往往会错误的高估自己,以为某个女性想和自己发生关系。比如,人们会对所有的蛇害怕,事实是只有一部分蛇有剧毒。但是这些“错误”,与生存和繁衍相比,微不足道。相信在未来的数千年发展过程,人类的心理机制会越来越完善。

第三种,心理机制是在正常运作,而个人并没有意识到,产生了主观错误的判断困扰。比如,人们会恐慌,会恐高,会焦虑,会抑郁,会愤怒,会悲痛,当这些现象出现时,人们会误以为是心理机制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是心理机制在正常运作,以指导我们更好的存活下去。

比如一个人出现了抑郁,这个症状却可以有效的抑制他的盲目乐观,从而更客观的看待事物。比如愤怒,当一个人出现了愤怒情绪时,是在提醒自己,这件事需要立即去处理解决了,如果别人抢你东西,你肯定会愤怒,而不是高兴,正因为愤怒,你才会想办法让对方无法得逞。

第四种,心理机制的正常功能,产生了不符合当下社会预期的行为。

我们可以见到各种欺骗现象,或者父母抛弃子女现象,当这些症状出现在某个人身上时,我们基本就会误以为他的心理机制有问题,或者说他有心理疾病。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比如近期一则新闻,某高校女生在宿舍产子后,将婴儿丢弃,这种弃婴现象,其实是心理机制正常功能发挥作用,只不过是一种消极的行为。

远古人类,人们没有DNA技术,当一个已婚女性和多个男性发生关系后,丈夫无法确保孩子是自己的,为了避免错误的投资,丈夫会将资源利用到和更多的异性发生关系上,显然这种收益更可观。而一个女性在怀孕后,如果没有男性愿意持续提供资源和安全保护,她很难生存下去,从收益角度来考虑,她可能会选择流产或者弃婴,以便寻找更合适的优质男性作伴侣,然后再繁衍。这是一种利大于弊的选择,不过是现在人们口中的消极行为。

土豆绅士,作家,情感导师,见习心理学家,未来的生活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