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是你走上人生巅峰的第一步

作者:成杰之路 2018-03-14阅读:1152次

在学习时无法专心,做作业时总想偷懒,像这种缺乏自制能力的事恐怕是当今很多学生都会面临的苦恼。

自制能力是一种使人能够控制情感和想法、适时地改变行为的心理过程。

婴儿在他们想要某物的时候,可以耐心等待一小段时间,这是自制力。

青少年能够运用技巧来管理负面情绪,这是自制力,比如,当他们生气时,会到操场上走一走,打打球,散散心。在他们难过时,会做一些分散精力的事情,写日记或结交新朋友。

自制是你走上人生巅峰的第一步

传统的心理学观点认为自制力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克制某些行为会消耗这种有限的资源,一旦自制力耗尽,人们便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一模型遭受到了不少质疑:认知资源会像人体能量(碳水化合物)一样被耗竭吗?那么它又是如何被补充的呢?

事实上,以往的实验中并没有观察到“自制力资源”的减少过程,心理学家因兹利奇认为,人们在感到疲劳时之所以很难维持自制力,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是因为他们不想控制: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与“得做(have to do)”的事情相比,人们更愿意选择自己“想做(want to do)”的事情。

所以,一般程度的疲劳绝对不是无法自制的理由。

总的来说,“得做(have to do)”的事情大多数是来自于外部要求的,出于职责或要求,比如家庭作业; “想做(want to do)”的事情往往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或喜好,比如玩游戏。

举个例子,就好像游泳,若是游泳是你自己喜欢的活动,你就是喜欢在水里的感觉,那么游多长时间都还是想继续游的,只是会受到体力限制;但是若是为了减肥去游泳,不多一会儿就累了,不想坚持于是上岸休息了,而且很难控制游泳后的饮食——往往比平时饭量大,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越减越胖的原因。

从“不得不做”向“想要做”转变的动态过程中包括动机、注意力以及情绪三个方面的变化。

其实就是解决“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了会怎么样”三个问题,三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为了自己做”、“认真做”和“做了自己会有成就感”。

既然如此,自制力可以锻炼或者增强吗?

在实验室里,心理学家让被试坚持使用不利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人在其他方面的自制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一实验证明,实际上自制力是可以增强的,可以通过养成某个与平时习惯相悖的新的习惯,比如早起,以此作为一个强大的暗示,能够帮助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时刻谨记着自制自律。

除了这一点,增强自制力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方法。

转移你的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是怎么增强自制力的?

即使棉花糖就摆在眼前,如果你转开目光,在内心想象自己身段健美、众人赞叹的情境(越真实生动越好),你就更可能放下糖果去运动。等你到了操场,再跑回去吃糖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要抵抗诱惑,先让自己的身心远离诱惑。

对未来拥有信心

当你心怀感激时,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会有一个更好的预期,坚信“克制终有回报”,由于这份信心,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畏惧自然而然就减弱了。

我们的“理性决策”, 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建立在对未来的信心上。如果你对未来的预期近乎惨淡,你就更不愿忍耐,甚至选择“破罐破摔”。

避免悲观情绪的影响

为了提高效率,有人曾经试过 “把每天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度过”,结果十分不幸,适得其反。。

悲观是双刃剑。一方面,悲观使人更客观,更少偏见,更倾向于自省。另一方面,悲观可能带来悲伤情绪,而这种悲伤情绪则会削弱当下做出“长远决策”的能力。

所以,还是乐观一些比较好。

自制是你走上人生巅峰的第一步

增加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今天可能被欺骗,明天可能被出卖……类似的缺乏安全感会大大影响决策。

你很可能教育和收入都在平均水准以上,四肢健全,五感俱在,有不少时间可自由支配,生活里充满值得感恩之事——只是你大多未察觉,你生活的环境已经是一个安全系数较高的环境了。

如果你是家长,“不欺骗”应是教养中的重要原则。如果你已成年而身边环境充满欺骗,建议你努力离开这个环境。

自制力对人的注意力、独立性、学习以及社会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尤其对于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之外,良好的自制力还可以让他们在跟同伴和成人交往沟通的时候更熟练和成熟,更容易获得友谊,更容易对事情集中,更快学会新的东西,以及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另一方面,有问题行为和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就更少。

所以啊,自制就是你走上人生巅峰的第一步。

自制是你走上人生巅峰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