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作者:惩罚与救赎 2018-03-19阅读:3503次

【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信念的固定性不仅可能反映思维的一贯性,而且还可能反映思维的惰性。——克留切夫斯基(俄)

【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你是演员吗?或者是个记者?还是个教授?来体验生活?别逗了。

一天,一位衣冠楚楚,相貌堂堂、西装革履的绅士,来到了当地一家著名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并挂了价格不菲的专家号。经过2个小时的等待,专家接待了他。据该名绅士自述,这些天来,他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时常产生幻听:

“这些声音奇怪的声音时隐时现、时大时小、虚无缥缈,但我又能清晰的分辨出它们好像在说:‘真的’、‘假的’、‘走开’”。

专家随即把手放在了他的脉搏处,闭上双眼,仔细的沉浸了1分钟,随后便告知绅士:“经过我多年的经验,这是精神分裂的症状,请即刻去办理住院手续。”

【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住院手续办理的很顺利,绅士便住了进去。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绅士再也没有提到过那些声音,好像它们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并且绅士的行为举止和正常人并无二致。

即便是这样,专家依然坚定地认为这位绅士患有精神病,“他一定是在用意念,刻意的压制自己。”专家一本正经的说道,并嘱咐护士对绅士的一举一动做详尽的记录。于是护士们在写满病例的卡片上,又多添了一句话:“病人时常有写作行为。”

【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奇怪的是,和这位绅士同屋的几位患者并没有把绅士当做是精神病人,其中的一位甚至还说:“天哪,你是演员吗?或者是个记者?还是个教授?来体验生活?别闹了,你根本就不像个疯子。”

【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谈心】

是的!的确,他不是个疯子。这位“行为诡异”的绅士,其实是一位大学教授,并且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这位教授之所以“被精神分裂”,只因为专家的“刻板印象”,他在自己的专业上犯了错误。

【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那么,何为“刻板印象”。

1、专业的解释就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况而笼统的看法。

  • 不难理解,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尽管这位教授坐在专家面前气质俱佳,但是专家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认定其有病,当绅士表露出幻听的现象,专家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绅士在他的眼中就是标准的“病人”,并且像“不吵不闹”、“写作”这样的行为,都被认定为“反常行为”,被视为危险极大的“病人”。

2、而“刻板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

  • 例如:剃了光头,戴着手指粗的金链子就不是好人;

  • 衣冠楚楚,油光面静的就应该不是坏人;

  • 字迹整洁的学生应该都是好学生;

  • 在年轻人眼里,老年人就是墨守成规、思想保守;

  • 在老年人眼里,年轻人就是举止轻浮、不可理解;

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我们的眼中同一类人群都被贴上了“标签”,也就是对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3、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刻板印象”。

对于“刻板印象”的形成,还是由于我们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深入的研究某一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而只能与其中一部分成员,或者以别人的经验作为参考,来推知我们认为的全部。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时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交际当中,应尽量的避免“以偏概全”的错误,虽然它是在所难免的。

【谈心】心理学教授被“精神分裂” 只因医生的“刻板印象”

生活中不乏琐碎之事,仅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愿与君分享。

如您有不同意见或见解,请您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图 |来源于网络

文 |惩罚与救赎

本文为惩罚与救赎原创整理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喜欢请加关注,在此谢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