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爱错人?这其实有科学根据:跟你父母的性格有关!

作者:帝根源 2017-07-03阅读:3942次

明知花心不忠、说谎成性或是控制狂、恐怖情人碰不得,却总是爱上这一类型的人?让科学研究来解释为何你总是识人不清!

花点时间好好回顾你的每段亲密关系。你发现每次交往过程中,即使换了对象,你和伴侣之间仍重复着与前任同样的争吵吗?或者你发现,就算上一段恋情证实你们合不来,你却还是只和特定个性的人来电,甚至可能连暧昧、热恋、冷却到分手的模式都一样呢?别担心,你并不孤独。事实上,心理学已经为这种多数人都会发生的状况作出解释。

科学上以情感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分析人际关系中的依附型态--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类似的对象,以及在关系中做出相同的决定,而如果想要发展一段稳定长远的关系,找出自己的老问题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两件事:

1.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未来与伴侣的互动;而父母之间的情感状况也影响你对亲密关系的认知。

2.因为渴望熟悉的感觉,我们会不自觉被和自己父母相似的人吸引,不论吸引的点是好是坏。换句话说,你的父母决定了你喜欢的人的样子 。

一般人也许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大家都认为,我的另一半和我的爸妈跟本一点也不像!别急,让我们分别探讨这两件事。

首先,根据理论,童年时父母对你的情感回应程度,决定了你成人后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

以下是情感依附理论中归类出的四大依附型态:

1、安全型依附

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感情需求若能及时回应(比方哭闹时拥抱你给予安抚),那你会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放心依赖别人或让别人依赖自己,不担心太过亲密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不担心被抛弃。

2、回避型依附

若儿时缺乏父母关注的,长大后就很难发展良好的亲密关系:你很难完全相信并依靠他人,当别人想更加亲近时,会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你倾向拉开与伴侣的距离,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无法让另一半感到自己的重要性。简单来说,你不喜欢,也试图避免与另一个人建立情感联系。

3、焦虑/矛盾型依附

这类型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更严重的情感忽视,比如被抛弃。恋人会认为你太黏、占有慾强,因为你非常依赖另一半,伴侣的存在大大影响着你的快乐,或者你希望对方无时无刻陪盼着你,你甚至会失去自我,把生活重心都放在对方身上。

4、紊乱型依附

紊乱型依附可能会同时遇到两种状况:害怕两个人太亲密,又害怕两个人太远,生活在这种不断的混乱状态会让你的情绪受伤,情绪难以预测,来得又急又快,没有任何提醒。

再来,为甚么我们老是选到一样的人呢?

每个人都是由生活习惯与人际关系构筑出来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同侪、恋人塑造着我们性格。这意味着,在人际互动中,我们会无意识重复同样的行为 ,这样让我们感到习惯而舒适。因此心理学家认为,相较于追求幸福快乐,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寻求的其实是熟悉的感觉 。

比方说你的母亲很爱唠叨,往后你的太太也可能是个喋喋不休的女人;你的父亲曾经出轨,你未来的伴侣也可能对你不忠。

好消息是,每个人的依附型态不是百分之百,是有比例分配的。根据研究,多数人有 50%拥有安全型依附,20%逃避型和 25%焦虑型依附。因此越了解自己,就会越懂得弱点在哪,也越能对症下药。而一旦意识到父母与家庭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我们也能敦促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复制上一代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