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多说不如巧说(超限效应)

作者:励志情感读物 2018-04-22阅读:5332次

生活中的心理学:多说不如巧说(超限效应)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家里,当你犯了错误后,父母总是一个劲地批评你。开始的时候,你还觉得自己真的不应该犯错,还感到愧疚,可是当父母没完没了地数落你的时候,你就开始厌烦了,到最后甚至故意跟父母对着干。

他们越是说东,你越要往西。在单位,领导作报告的时候,开始你听得还挺有兴趣,但是当领导一再地反复强调那几个问题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接着,如果领导还是在重复那几个问题,你就会产生反感,而且对领导的印象分也开始下降,最后可能讨厌这个领导了。

生活中的心理学:多说不如巧说(超限效应)

这就是生活中的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很多年轻人都嫌父母、长辈或是领导啰嗦,对这种效应体会尤为深刻。对此,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人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

的确,“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一个人说话,如果总是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就会让人不耐烦。关于这个问题, 墨子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一天,墨子的弟子问他:“老师,人是说话多好还是说话少好呢?”墨子沉吟片刻后说:“话不在多少,而在于恰当。田间的青蛙每天都叫个不停,但是人们都不与理睬,而雄鸡每天只是啼鸣两三声,人们就应声而起。”

生活中的心理学:多说不如巧说(超限效应)

可见,语言作用的大小,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平时生活中,与人交流或是做演讲的时候,要掌握好“火候”,否则过犹不及。比如,在演讲的时候,有的人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在浪费听众宝贵时间的同时,却提供给听众们有限的信息,让人厌烦;而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一句话,犹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

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让人敬佩。 我有一个同事小金,就是一个说话常常不在点子上的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大家都不爱听。虽然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但是同事们都叫他大姨妈。

每次他说话怕别人听不懂,都要重复的解释好几遍,东一句,西一句抓不住重点。讲得自己筋疲力尽了,别人也听得晕头转向。同事们打趣地说:“开会的时候听小金做个汇报,我睡一个小时,醒过来照样能听懂他的讲话内容,因为他还在讲我睡觉之前的内容呢!”

生活中的心理学:多说不如巧说(超限效应)

鉴于他的这个说话“特点”,每次开会,无论是部门开会,还是公司开会要发表意见的时候,经理都安排他最后一个发言,因为害怕耽误大家的时间,有很多次,他的话还没说到一半,经理就不耐烦了: “行了,行了,你说重点吧!”或是干脆让他别说了。

我还有一个姓东方的女同事与小金正好相反。她说话干净利落、条理清楚,而且肢体语言特别丰富。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是每次说话都语出惊人,切中要害。同事们每次发言完毕,都会主动地要听听她的意见:“东方,你来总结一下!”“东方,你觉得我们说得对吗?”

小金喜欢说话,但大家不愿意听他说;东方没说话的时候,大家盼望着她说。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语言魅力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而在于他说的是什么。一些人所以话太多,喜欢讲长话,是想显示自己的“才能”。他们往往把讲长话当作是有水平的表现,其实,话讲得到位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口才。

生活中的心理学:多说不如巧说(超限效应)

语言学家拉克夫曾说过三个说话的原则:1.说话不要咄咄逼人;2.让别人也有说话的机会;3.让人觉得友善。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唠叨不停的人,常常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不考虑自己所说的话是否是别人需要的,也经常不给他人说话的机会,所以有时候也容易招人烦。

马寅初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有一次曾经在百忙中参加中文系郭良夫老师的结婚典礼。贺喜的人们发现校长亲临现场,情绪顿时高涨起来,鼓掌欢迎马校长即席致词。

生活中的心理学:多说不如巧说(超限效应)

马寅初先生本来没有想到自己要讲话,但是既然大家热情相邀,又不能让大家扫兴。讲什么呢?多夸奖新郎几句吧,又显得是客套话;讲学问吧,显然不切时宜。最后,他来了个一句话的演讲:“我想请新娘放心,因为根据新郎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人们听了马校长的这一句话,起初莫名其妙,后来联系到新郎的大名,恍然大悟:良夫,不就是善良美好的丈夫吗?

记住,任何沟通,特别是旨在诱发别人态度改变的说服和引导,都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否则效果适得其反。